閆志繁
摘 要:新課程為教師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卻有無數個“結”等待著教師去解。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都在探究的問題。下面給予了認真闡述。
關鍵詞:初中教育;化學教學;高效課堂;方法探究
“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歸屬與落腳的地方,新課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但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卻有無數個‘結等待著我們去解?!币晃短铠喪降膫鹘y學習方法,令廣大學子苦不堪言,學習,已經不再是滿足學生求知欲的一個合理的途徑,而是令學生感到壓力重重的一個包袱。因此,我在教學中對傳統教育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現代教育媒體的發展改變了“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的單調教學模式,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化學肥料》這節課時,借用網上的視頻資料,使這些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孩子能通過直觀的影像了解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
二、充分利用直觀的實驗教學
陶行知先生的手腦相長歌:“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在教學中重視實驗教學,比如,將有些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積極鼓勵學生完成家庭實驗,大力提倡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和改進,在實驗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氫氣的性質”時,讓學生親自用氫氣吹肥皂泡,這樣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在學習鐵的性質時,我將教材中鐵釘生銹演示實驗先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回去做,到了上這一節課時,將實驗室預先做好的鐵釘生銹實驗的三支試管展示給學生看,并讓他們與自己所做的實驗結果對照,學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跟氧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鐵銹”這一事實。達到輕松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想方設法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每一節的導言設計中,力求簡潔、生動、扣人心弦,引領學生的大腦思維,選擇運用生活常識導入、復習導入、新聞熱點事件導入等方式,迅速自然地切入課堂。如《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就是以一句俗語“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導入課題,又如,《元素》這節,采用播放三鹿奶粉的新聞事件導入。同時在“課堂上一環扣一環,處處設疑,步步緊逼,學生情緒振奮,興趣盎然,課已盡而意無窮”。促使學生在成功的歡樂中充滿信心學習,使學生有意猶未盡之感。
作為一名課改一線的教師,要深刻領會陶行知思想的精髓,不要為迎接中考而搞“滿堂灌”,也不要把課改理解為讓教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學習。應當具體研究怎樣放,怎樣收;什么時候放,做到收放適度。使學生在生動、直觀、活躍、輕松的生活化的課堂中獲得知識的生成和生長,還學生一個高效的化學課堂。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