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能否自主學習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
1.枯燥而單一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這一階段,數學知識難度跨越了小學階段且要開始連接高中數學知識內容。然而,在現有的教師隊伍中,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數學教學大多是采用枯燥而單一的方式,在師生關系上不能做到民主,在課堂氛圍上不能做到雙向交流。
2.被動而零散的學習方式
初中生還不能完全清楚自己的想法,在學習上,他的認知還處于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的階段,并不清楚自己應該主動學些什么。因此,他的學習方式是被動的,是老師在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有限時間內強制性地灌輸而成的,并不是個人主動吸取的。零散主要表現在學習內容的不系統性,初中生很大部分是孤軍奮戰,他并不明白教師所要求的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目的在哪兒。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
途徑
1.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
教師的主體地位在學術上早已被替換為主導地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占據其主體地位,不論是在課堂內還是在課堂外,學生務必要以教師為中心,要根據教師怎么教然后決定如何學。但是,教學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是一個一對多的教學形式,以不同的個體符合教師個人的方式方法本來就是不合乎邏輯的,同時也是違背教學規律的。教師應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溝通,教會學生探討,努力創設情境使學生參與其中。
2.充分利用課堂
課堂并不是一味地教給學生知識的地方,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并不是在一學期多少課時,一個課時多少分鐘的時間范圍內能夠給予學生的,如何利用課堂讓學生努力思考自己學了什么,后面該學什么,為了學習某種知識應準備些什么,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后主動的總結知識、探求知識、尋求疑問并解答,久而久之,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慢慢養成。
總而言之,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因素有很多,筆者在此文中提出的兩點也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無疑是我們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同理,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途徑千千萬,筆者在此主要提出兩點,希望能夠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李亞利.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