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發明
摘 要:美術是擴展性思維較強的學科,也是培養學生美育教學的必要途徑。美術教學的開展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牢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多項知識的融合也是開展美術教學的重要舉措,有效地拓展了創新的廣度和深度。
關鍵詞:高中美術;激發;創新精神
創新能力的發展要有其相關的基礎知識作為基礎,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創新的積淀也不會存在,美術教學的關鍵是美術基礎知識學習,當學生具有足夠的基礎知識積累之后,創新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美術意識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前提。而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高中美術課程教學的核心。
一、基礎知識培養
1.夯實美術基礎知識
高中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前,對美術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參差不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先運用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根據知識學習的深淺情況因材施教,對基礎知識進行彌補,這樣可以對今后的美術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拓展美術創新思維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思維發散度,學生具有良好的跳躍思維,對新奇的東西有較強的吸引力。有很多青少年沒有對美丑的辨別能力,把一些低俗藝術看成是美,對于高雅藝術卻不屑一顧,所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時候,要對學生開展正確的引導,并且教師要對美術創新進行深層次的講解,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拓展。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貫通
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在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上開展。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融合貫穿,并且在教學中滲透多學科知識,這樣創造出來的作品才能夠真正做到底蘊深厚,內容豐滿。所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的兼容能力意義重大。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更多地講究繪畫的技巧和繪畫的原則,學生也單純地把美術定位于畫畫,其實美術學習是一種文化學習,其內涵廣闊,門類眾多,所以開展教學的時候始終要把美術課程作為一種文化課程,在融合文學、舞蹈和藝術方法有重大意義,要讓美術教學成為與其他學科融合的一項重要的橋梁。
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講述繪畫理論,學生感覺很枯燥,也不能讓學生的創新思路得以發展,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學生的經驗講解美術相關的文化藝術知識。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玉石,在開展研究之前學生會主動去圖書館收集材料,收集一些圖片和文字記載。所以學生在相關材料總結的過程中,自己思考,學生會發現玉石上很多精美的雕刻花紋也非常具有藝術感。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見解通過材料查閱收集跟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相關的小組討論,通過對玉石知識的講解讓學生了解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對藝術的不同審美階段。這樣學生在獲取多元化知識的同時,也對不同階段的藝術創造進行理解,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綜合知識運用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技能。
三、創新思維廣度的擴充
依靠知識的積累能夠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而發展學生的創新動力取決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要加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培養學生運用新的信息技術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為藝術是情感真實的體驗,如果在教學的時候只是依靠模仿和對以往藝術創造形式的重復,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會失去其靈魂,創造要讓學生內心真正地進行表達,是內心情感的真正抒發,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當帶領學生進行寫生的時候,單一的寫生模式學生已經習慣,所以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運用多角度的觀察法,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角度調節畫法,看最后能夠得到什么樣的效果,或者運用“接龍畫”的方式讓學生根據原有的思維加入自己的想法,提升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新鮮度,并且開展不同形式的思維訓練,運用多項思維表達學生自己的想法,使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情感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發揮。
美術教學中現代媒體的應用對學生理解知識有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新技術的運用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獲取所需知識,新科技可有效地服務于學生。新的技術首先體現在材料運用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各種材料開展創作,因為不同的材質體現出的效果風格迥異,比如運用油漆作畫會有立體感存在,如果運用鉛筆在畫紙上作畫會讓線條的配合更加和諧。學生把生活中新奇的發現應用于教學中,比如有的學生好奇用香頭燒薄膠合板,也能夠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多樣性方式的運用讓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得到增強,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同時,引導學生不拘一格地大膽開展創造也非常必要,不同材料和創造手法的選擇,在創作中有新的知識發現,學生在不斷的創造中有自己的風格形成,所以也形成了創新能力。
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是創新精神的培養,而且創新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學校的教育是為祖國培養人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素質教育發展的真諦。高中美術教學要充分體現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馬中華.淺析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J].學周刊,2014(01):3-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