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要: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新課標提出之后,各種教學理念不斷出現,生本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被人們廣泛接受。生本課題是在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堂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解脫。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如果利用生本課題必然會進一步地促進其提高教學的質量。基于此,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生本角度來談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實效,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生本課堂 ?語文教學 ?教學效果 ?教學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89
生本課堂是適應新課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之中貫徹學生本位的思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該積極貫徹生本課堂,通過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植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語文生本課堂的特質
(一)關注學習目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生本課堂下學習目標關注的主體是學生,不再是教師。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對知識的逐漸掌握,能力的不斷提升,情感的不斷升華,而不是教師的個人教學技能秀。貫徹“生本”精神,課堂呈現的學習目標應該是三維的角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樣,學習目標不是簡單的問題羅列,而是教師出示明確的學習要求后,學生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以達成學習目標。在此過程中,學習目標要分清是一個單元的還是一個課時的,不能一篇課文用一個學習目標。
(二)關注學習方法與目標達成的關聯度
一般而言,學習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本課堂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是讓學習者最大限度地從個人實際需要與可能展開學習活動。因此,課前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能力必然成為教師備課、上課的關注點。課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課堂生成來反思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目標有沒有達到,采用的學習方法是否適合學生,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總之,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習方法和目標達成的關聯度。
(三)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境和幫助
生本課堂強調以人為本,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把眼光從幾個“精英”身上轉移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尤其要尊重、幫助、引導學困生。學生在校時間六年,和教師、同伴接觸的時間最長,在語文生本課堂上教師積極地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把學困生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在教學中創造出一種愉悅的學習情境,為學困生的個性釋放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針對學習上的困難,教師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有的放矢,激發學習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不讓每一位學困生落后。
二、語文生本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中學語文課堂,師生關系往往建立在你說我聽、你打我通的教學模式上,基于這種居高臨下式的上下關系,教師在年齡、學識、職業身份等方面的有利條件牽制了師生交往中的話語權,學生變成了低下與順從的受動體,學生的思想被壓抑,情感被忽視,需求未能滿足,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根據生本教育理論,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教育者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善于根據教育對象成長和成才的規律,使教學模式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與灌輸轉變為適合學生個人特點的主動學習,使教師的權威式教學變成交流式教學,在此基礎上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善于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個契機,為課堂生成制造空間,從而搭建一個個展示個性的舞臺。如我們在教授《天上的街市》一課時,有位學生就提出:“詩人為什么不寫人間的街市而寫天上的街市呢?”教師可引導學生全班分組討論,一起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建立在良好師生關系前提下課堂鮮活的動態生成。
(二)精心策劃前置性學習內容,造就生本語文課堂的精彩
為在語文課堂中有效落實生本教育,做好課前準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在課前要設計前置性作業,引導學生提前學習,促使學生多接觸教材,并通過網絡、書本、家長等多種渠道去了解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并將其積累整理,以便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和展示。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如果學生在課前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思維清晰,小組合作協調,且發言積極踴躍,非常自信,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這樣更有利于引發每個學生的思維,釋放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大大增強
(三)注重分層教學的利用
生本課堂就是強調學生的本位思想,要求語文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不同,基礎較好的學生對于需要更為深刻的教學內容才能滿足其學習要求,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本位能力,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常規的課堂內容也無法接受,這就造成學生本位理念無法發揮。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我們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基礎與學習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積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生本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實際的學習之中獲得相應的語文知識,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語文教學的課堂質量。
(四)立足合作學習
“生本課堂”主張以生為本,自主建構,把學習的權利和時間充分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挖掘學習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形成一種“兵教兵”的學習模式,從而在自由開放又獨立自主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建構語文學習的意義,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讓學生展開合作學習,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所得在小組內分享表達,將自己的問題、疑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從而實現生生互學互教,使自學效果進一步鞏固。生本課堂的合作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合作,也包含課前的合作,這就要求教師提前布置任務,設置一些前置性作業,讓小組組員根據要求預習,完成前置性練習,并將未能理解的問題及知識點記錄下來,回到課堂進行討論交流。并且要保證每位組員都有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生本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應該積極利用生本課堂,注重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努力提升教師利用生本課堂提高語文教學的意識與能力,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來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曄.淺談“生本高效”的語文課堂[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4):194.
[2]魏本亞.語文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語文建設, 2015(16):26-28.
(責編 ?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