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俠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堅持以新課標要求為教學改革的方向,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圍繞加強師生互動、結合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合作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效 合作 互動 主體 多媒體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30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進行積極互動,使教學活動在雙方積極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效率。
一、加強師生互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學生不敢和教師進行交流,不能把學習的具體信息反饋給教師,使課堂教學脫離了學生實際,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知識灌輸。在被動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他們的語文思維得不到有效發展。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把學生放到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想法,及時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反饋,為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依據,使課堂真正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認真探究課文內容,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在積極的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敢于提問,甚至敢對教師進行質疑,在質疑和釋疑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深刻性的發展,使他們在分析語文問題時能夠有效提取問題的有效信息,通過深入探究,掌握知識的本質,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效提高。
二、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其對教學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凸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創設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興趣,能夠讓他們在情境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究,加深他們的理解。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在學習時很難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播放生動、形象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的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在多媒體對學生各種感官的刺激下,讓學生產生了探究知識的欲望,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材中課文內容進行再現。
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時,由于學生的經歷和課文描寫內容時代不同,他們通過自主閱讀很難有深刻的體會。通過多媒體把開國大典的背景和當時的情景進行播放,能夠加深學生的體會,使他們準確地把握課文描寫的主旨和感情基調,提高學習效率。 三、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成果展示,樹立學習信心
課堂展示是讓學生在通過探究學習之后把自己獲得的體會和感受進行展示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大膽地進行展示,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在回答問題時,學生經過積極思考,進行語言的組織。對于較難的知識,學生會理解不透徹,導致不能順利回答出問題,這時教師要鼓勵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并對他們進行點撥,讓學生能夠在深入探究下得出問題的答案,并完整地表示出來。在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教師既要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又要關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在展示過程中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
四、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開展不同方式的競爭,讓學生在競爭狀態下進行知識探究,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競爭過程中積極展現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不斷獲得進步。例如,在對課文進行預習時,教師可以創設競爭氛圍,讓學生比一比誰預習的效果好;在朗讀課文時,比一比誰朗讀得最好;在教學需要背誦的課文時,比一比誰背得最快等等。在每個環節都設計競爭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他們為了成為表現最好的一個付出自己的努力,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積極的氛圍中進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五、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合作學習,就必須組建學習小組,科學分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哪個學生負責組織討論、哪個學生負責記錄、哪個學生負責最后總結等,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小組成員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可以在每次合作學習中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真正放手,而是要起到教學引導者的作用,指導每個小組都按照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探究效率。在布置小組討論任務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有一定難度的任務,讓他們通過認真、激烈的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小組合作學習取得實效。
總之,新課改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新的教學理念,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中積極思考,深入探究,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改進,使教學真正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實現高素質的語文教學。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