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澤
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分析
王豐澤
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01
摘要:從國際法發展歷程來看,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歷來是頗有爭議的問題,很多學者曾針對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進行研究。不同國家學者從不同立場,提出的觀點和想法有很大差異。而新國際社會環境下,國際關系深入發展,研究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顯得更加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將針對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國際法;權利沖突;問題分析
一、引言
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經濟全球化趨勢已成為必然,這使得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成為諸多學者研究對象。權利沖突問題是國際法研究的基本范疇,但實際研究中不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存在較大差異,對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看法與觀點不一。權利沖突是法律領域內普遍而常見的現象,且這也是國際問題處理上很多爭端的根源之一。
二、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相關概念分析
從法律發展來看,不論任何時期,任何國家,權利問題都是法學核心問題,備受法理界廣泛關注。新時代背景下,研究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下面通過記得來分析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問題相關概念分析:
(一)權利理論
權利理論非常龐雜,且具有極高深度,涉及諸多方面,包括多種要素。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社會背景下,權利概念有所不同,所以權利內容及其豐富。美國法學家Ronald·Myles·Dworkin根據權利區分屬性的不同,將權利學說總結為:資格說、主張說、自由說、利益說、法力說、可能說、規范說和選擇說等八大種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學說[1]。從對這些學說特點分析可以知道,這些學說的提出基本主要關注的是權利某一項要素,顯然在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往往只適合一些特定場合,給權利下的定義也都不完善,無法通過獨立概念或近似概念進行定義,一些時候理論甚至沒有將權利與資格及義務很好區分開。一些學說中認為,權利是當權利主體具備一定條件才具有權利資格,與利益關系密切相關。
(二)權利沖突
權利沖突是客觀存在的,是利益與利益見沖突的表現,是人與人交往中、社會活動中的必然結果。權利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是人力社會存在基礎,是社會文明的表現。當前法律研究中,權利沖突是客觀存在的,且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2]。從法律發展歷程來看,每一個新的法律問題的提出,必然要經過一段時間驗證,這就十分容易引起權利沖突,且這些產生的權利沖突問題,也需要較長時間的驗證,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很多學者在研究中,對權利的研究從人權入手,認為權利是無條件、不可轉讓、自然存在的,當權利主體間出現權利不可共存的情況時就會發生權利沖突,不可共同存在矛盾點,即權利沖突。
三、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方式
不論人權理論中,還是義務理論中,都承認權利沖突的存在,在relativism of human rights學說中,人權的實現過程中,在特定條件下必然會發生沖突和矛盾,而這些矛盾就要引起權利沖突,立法的模糊性導致權利沖突不可避免[3]。而通過司法消除權利沖突,就是司法存在的目的,毫無疑問司法解決權利沖突就是在承認權利沖突的存在。從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來看,根據法律標準,權利主體優勢,權利沖突的方式和類型會有較大差異。而且國際法在各個分支領域中作用不同,加之各地歷史、文化、社會背景不同,自然就會發生不同類型的權利沖突。從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過程來看,國際法中對權利的要件作出了限定,對權利主體和主權進行了明確。而這些內容與不同主體所享有的被法律任何的權利之間存在矛盾,這些矛盾導致與國際法認同的權利間處于一種不和諧狀態,這是規則與制度區別的結果,是權利與權利間的沖突過程。例如,豁免權與基本人權間的沖突;自決權與國家領土主權間的沖突;貿易權與環境權間的沖突等等。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發生,既有自因性,也有正當性。而法律對權利邊界的界定具有模糊性,這是無法彌補的,是實際生活中,受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模糊的界定和有效的法律資源,自然會在一些特定時候無法滿足權利主體的需求,并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國際法體系本身就是因權利沖突而誕生,國際法與區域法的矛盾給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提供了條件,自然權利沖突是國際法的關鍵要素。而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多具有特殊性與復雜性,有沖突產生的特定條件。在國際法中權利體系中的價值等級不相互適應,權利沖突上的矛盾機會發生,雖然由于一些客觀情況而無法得到徹底的、普遍性的解決,但仍可能在個案上解決和在普遍意義上得以緩解。
四、結語
國際化發展促進了國際社會分工,但也帶來了更多國際糾紛。在國際法的完善中,應注重對權利沖突的解決,更好的平衡權利主體間的利益,從而構建和諧國際社會。
[參考文獻]
[1]肖聲高.保護公共健康視角下的商標使用限制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4.
[2]田慧敏.從健康權與知識產權的關系看國際法上的權利沖突[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77-83.
[3]陳彬.論一般國際法之上的自給自足體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規則與第二性規則的研究[Z].中國國際法學會,2014:30.
中圖分類號:D9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243-01
作者簡介:王豐澤(1995-),女,河南南陽人,哈爾濱工程大學,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國際法、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