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月(大連雜技團,遼寧 大連 116012)
?
雜技舞臺表演藝術芻議
魯明月
(大連雜技團,遼寧 大連 116012)
摘 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加大了人們對于文化藝術產品的精神需求。人們在觀賞藝術表演時,不在只注重其表演形式,而是更加注重其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雜技表演亦是如此,因此在進行編排雜技節目時,不僅要不斷刷新動作難度,更要不斷增加舞臺表演的藝術內涵。為此,文中對雜技舞臺的表演藝術進行了初步的探析。
關鍵詞:雜技;舞臺表演;表演藝術
雜技主要是依靠表演者的身體技巧所完成的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在即舞臺的藝術主要是指雜技表演者動作的藝術性以及雜技舞臺的舞美和燈光藝術。近些年來,我國居民對于各項藝術文化產品的消費量不斷增加,可見文化藝術的發展前景十分關闊。但是雜技舞臺表演并未得到充分的發展,雖然雜技動作和難度可圈可點,但是其舞臺的整體藝術效果難以使人滿意。因此對雜技舞臺的表演意識進行分析十分必要。文中從以下方面論述這一課題,具體如下。
充滿藝術性的舞臺效果可以對雜技表演者的節目效果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從而獲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打造雜技舞臺的藝術性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增加舞臺布景的藝術性。舞臺布景的主要作用是充分襯托雜技表演,突出雜技表演的特色,因此在雜技表演中,精心安排的舞臺布景總是可以讓觀眾驚嘆連連,將整個雜技節目映襯的美輪美奐。因此舞臺布景人員一定要將舞臺效果與表演的主題相互結合,確保布景結構、色彩可以與主體表演達成相輔相成的效果。
其次是合理的設置舞臺的裝置。雜技表演類目多樣,舞臺雜技是一種常見的形式,其中空中體操、抖空竹、雜耍等均是舞臺上常見的表演形式。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有與之配套的裝置。近年來,雜技舞臺逐漸融入使用了計算機技術,在調度各種裝置時,不再需要人工安排。但是這依舊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適當的調度,確保每一項裝置安排的合理性,以此保證舞臺效果的整體性和藝術性。
此外,雜技表演還需要充分的發揮出舞臺特技的價值。主要包括燈光、煙霧等。這些技術的使用可以給現場觀眾帶來更加直接、全面的聽覺和視覺的體驗。目前,部分雜技表演融入了戲劇表演等其它藝術形式,對于這種情節豐富的雜技表演,需要尤其注重調節布景、變化燈光等,確保觀眾享受到最完美的視聽效果。
雜技作為一種以動作技巧造型為主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表情神態等均是這種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因此可以說,雜技表演者的個人藝術能力及表達能力與整體雜技節目的效果具有顯著的關聯性。雜技表演者個人藝術素養的提升可以被認為是雜技舞臺藝術效果提升的最主要的途徑。
在日常的生活以及練習的過程中,雜技表演者一定要不斷的學習和接受來自于其他藝術形式的熏陶,將各種有價值的藝術表演形式、理念等于常規的雜技表演形式融會貫通,不斷創新藝術表演形式,使雜技表演永遠不落俗套。同時,表演者也要注重從生活中去獲取靈感,將生活中的一些真實、美好的事物通過藝術化的創作與加工融入到雜技表演中來,為雜技表演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的素材。
作為一名優秀的雜技演員,為了確保節目的質量上乘,需要不斷學習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等多方面的知識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在進行節目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的展現自身動作的延展性、柔美性、也要注意結合整體的舞臺背景,利用舞臺上的整體氛圍,進一步烘托出節目本身的藝術特色。部分雜技表演者認為,雜技演員的每一個動作、眼神、形態,都必須要做到與整體舞美效果相互適應,并且在進行藝術表演的過程中,有必要將每一個動作表情都以一種戲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雜技表演者本身需要不斷提高審美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在進行整體舞臺安排時,表演者才能給出最為合適的意見。表演者對于節目的了解最為深入,因此哪一種舞臺效果可以實現最佳的藝術表現也只有雜技表演者自身最為明確。如果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足,就無法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最佳的舞臺效果。如果給出了不適當的建議,將會對整體舞臺的藝術表現效果起到不良影響。因此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學習美術藝術中的相關知識,了解色彩搭配的相關知識,為舞臺布景提出合理的建議。
此外,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已經為雜技表演藝術帶來了眾多的表演以及表現形式方面的變化。因此,雜技表演者以及相關的場務人員都需要全面的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根據表演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畫面和主題。在表演過程中將各種技術形式成分融合,帶來全新的藝術感受,比如可以將舞臺藝術與影視藝術相互結合,在表演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特效,在雜技表演中融入更多的現代化氣息,迎合大眾的審美品位。
綜上所述,文中從舞臺和表演者兩方面論述了雜技的舞臺藝術,這兩者看似獨立,卻又是不可分割的主體。只有充分的將二者融合,才能夠全面提高雜技表演的舞臺藝術效果,這樣一來,觀眾不僅能夠獲得一個愉悅的心情,也能欣賞到雜技的藝術內涵。這將使雜技這一藝術表演形式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和支持,實現雜技藝術的蓬勃發展?!?/p>
[參考文獻]
[1] 付泳博.雜技舞臺表演藝術芻議[J].戲劇之家,2015,02:46.
[2] 蘇群.淺談雜技的舞臺表演藝術[J].雜技與魔術,2012,01:43.
[3] 李平.芻議舞臺藝術[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02:92-94.
[4] 江賢達.芻議雜技“平衡”的藝術價值[J].藝術科技,2013,05:139.
[5] 楊慎波.提高藝術修養塑造完美形象[J].北方音樂,2013,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