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華
(荊楚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
探討素質教學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問題
金克華
(荊楚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摘 要:現階段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各高校不斷推動音樂教學改革。素質教育主要是尊重學生自身特征,激發學生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高校音樂教學素質教育的改革,不僅致力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是促進音樂教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一次有力的探索實踐。目前一些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探討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如何改革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學;高校音樂;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以學生的基本素養為基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全面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是高校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的必由之路。高校音樂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在素質教育理論的引領下,高校要注重整合音樂教學資源,對教師的音樂素質嚴格把關,以培養學生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的音樂人才。高校教學從業者要發揚終身學習的優良品質,時刻關注音樂教育事業的新動向,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合理的音樂學習方法。總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推進,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目前,高校音樂教育改革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教師資源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方法以傳統灌輸式的為主,重技能的培養不重音樂素養的提升等。所以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要不斷深化改革,更新教學思路,提升學生音樂素質,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現狀不僅與學生的學習基礎有關,也與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教學方法重理論不重實踐。灌輸式的教育很多時候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與老師互動較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僅限自己能夠理解的階段,不能獨立思考,也不能深入的體會作品表達的情感。沒有深入的理解,學生在實踐中就很難演奏出打動人的音樂,不能從根本上促進音樂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功利性的教育方式,重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學習,忽略了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種被動的教學方法,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主動性差,難以保障教學的效率。所以,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要先從課堂教學開始,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主動性,加強課堂互動,將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獨立思考、主動探索。例如在教學中融入表演教學、合作教學、互動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豐富教學課堂,活躍課堂氣氛,既有利于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只有學生主動去分析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才能使表演更具表現力,演奏出優美、打動人心的音樂。
(二)重視學生音樂作品知識的積累
高校音樂教學加強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教學中不僅要進行知識傳播,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音樂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質,使其能夠正確理解音樂中傳達的情感,只有融入情感的表演才能富于感染力。日常教學中,提倡學生多多學習優秀的音樂作品,教師定期分析不同類型的文獻資料,拓寬音樂教學的廣度。音樂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與音樂教學相關的研究課題,讓學生自己確立分析的角度和方法,通過同學分組搜集相關的資料,掌握音樂作品的表現方式。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了一定的積淀,才能更好地體會不同類型音樂要表達的情感,讓表演更具表現力。
(三)改進高校音樂教學方法
現代教育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將抽象的音樂知識變得簡單易懂。比如將知識的講解過程用一段紀錄片視頻來展現,或者計算機動畫用簡潔明了的傳達知識內容。通過資源共享功能,共享學生的音樂作品,這十分有利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相互進步。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審美觀。除課堂教學之外,引導學生從生活片段中發現音樂的影子,走進社區,踏入農村,聆聽鄉土音樂,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樂的特點。傳承各種民間音樂資源,這些音樂資源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華將得到弘揚。豐富音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發掘無處不在的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例如聯系文化館,介紹學生參加當地的文藝活動,提供給高校學生經常參加文藝演出等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學生在實踐中將學習到的音樂理論運用到實際演出中,提升學生登臺演出的經驗。
(四)引進優秀教師資源,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水平
大部分高校音樂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素質水平和師資隊伍結構有待調整改善。學校要配備高素質的音樂教師,保證音樂教學的水平,與大師為伍,才能學到更多優秀的知識素養。高校音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具備基本的音樂專業知識,還要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音樂專業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改進教學模式,結合音樂的文化內涵,解讀音樂的文化性。高校教師學習如何借助網絡媒體的聲音、視頻等作為音樂素材,為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能力。
在如今知識經濟時代,學校要重視音樂教學改革,高校音樂教學工作者應緊跟素質教育的步伐,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遵循音樂專業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全面提升高校音樂教育水平,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音樂創新人才做出貢獻。各大高校要深化和繼承素質教育改革,以學生的基本個性為出發點,真正探索一條適應中國學生的音樂教育道路,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培養未來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才,推動國家整體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林芳芳.當前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J].藝術研究,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