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瑞
(忻州師范學院,山西 忻州 034000)
?
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
路 瑞
(忻州師范學院,山西 忻州 034000)
摘 要:音樂美學是研究音樂藝術特殊性和音樂美感的一門基礎性學科,音樂美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但人們對于音樂美學的認識是相對的,可能隨著時間和地域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同時音樂也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不同民族對音樂美學的體驗和感悟都會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對中西方音樂美學的不同進行比較,推動中國音樂美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西方;音樂美學;傳統音樂;流行音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盡管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分屬于不同的音樂體系,但近些年來也在相互借鑒共同進步。中國音樂不斷接受和借鑒西方音樂,同時西方音樂也在加深對中國音樂的了解,二者雙向的互相影響,所以對二者之間的不同應該做出一定的比較,促進中西方音樂的共同發展。
(一)音樂本質認識不同。從古至今對音樂美學探索的腳步就從未停止,對音樂美學的認識也呈現多元化的態勢,而對于中西方傳統音樂本質來說認識存在多角度的不同。首先對音樂美的本質認識不同,音樂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這是中西方對音樂美學的共識,但中國美學中認為音樂產生于人與世界的關系,不是產生于人的本身,但西方音樂美學認為人的審美是從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出發,關于音樂本質方面中西方有著較大區別。其次是對音樂本質定義有所不同,中國對音樂本質的定義大多與政治聯系在一起,對音樂美學研究的也多是政治家、文學家。但西方音樂本質更多的與自然科學聯系在一起,除了政治家和文學家研究音樂美學以外,數學家和物理家也會對音樂美學進行研究。但中西方對傳統音樂的起源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認為音樂隨著人類產生而產生并在人類社會發展中進步。
(二)形式和內容。首先,由于西方音樂經歷了完整的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所以西方傳統音樂的形式較為豐富,但中國傳統音樂因為缺乏中間發展的必要階段,所以沒有形成完整的形式。其次是音樂的內容上有所區分,在審美思維方式上,中國音樂比較重視辯證邏輯思維,但西方音樂比較重視形式邏輯。另外先人在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角度上也有不同,中國強調萬物的形成,但西方強調萬物的生成。
(三)音樂的審美感受。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在幾千年的孕育之后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音樂審美標準,中國傳統音樂中比較注重旋律和表現性能,只有動聽的旋律和音調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但西方由于數理邏輯化思維在西方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在對音樂進行審美時會不自覺的與數理聯系在一起,這種音樂的審美可以歸類為一種審美實踐,不同于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審美。
(四)音樂的創作和表演。音樂實踐主要包括創作和表演兩大環節,音樂創作是進行音樂表演的基礎。但中西方在進行音樂創作時有著較大的差異,西方傳統音樂中的和聲技巧比較發達,所以在進行音樂創作時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音樂作品中多以縱橫交叉的織體為主要表現形式。但中國傳統音樂中利用了橫向對時間延伸的作用,應用單線型旋律。另外在表演形式上以器樂表演技巧為例,中國傳統音樂是在對音樂內心情感感悟的基礎之上,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展現內心情感,往往是對素材的升華和理解。但西方傳統音樂在表演時更注重規范性,通常是將內心情感或曲譜不加思考的表現出來,缺乏感情的升華。
(一)流行音樂的定義。流行音樂主要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受到人們廣泛推崇的一種音樂形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流行音樂的產生和發展與其社會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社會文化環境發生變化必然會使流行音樂發生改變,換句話說,流行音樂是時代的縮影和真實寫照。
(二)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我國流行音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從產生至今經歷了一個從封閉到開放的發展歷程。由于國情的因素,我國流行音樂歷史較為短暫,流行音樂在中國產生之初被認定為不健康的文化,遭到了一定的抵制和反對。但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格局的變化,流行音樂呈現多元化趨勢。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與世界交流程度加深,我國流行音樂得到快速發展。
(三)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西方早期的流行音樂主要表達了下層階級的思想感情,人們的感情希望在音樂中得到寄托,是傳遞情感的重要媒介。與中國的流行音樂相比,西方流行音樂歷史較為悠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西方的流行音樂因其簡單易懂、貼近人們生活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經過幾代年輕人的努力,西方的流行音樂逐漸走向世界,成為引領世界流行音樂方向的主力軍。
(四)中西方流行音樂鮮明的特征。中方流行音樂是在西方流行音樂的推動之下發展而來的,但現在中國流行音樂民族性越來越強,具有民族特色的流行音樂逐漸成為樂壇的主流。中國流行音樂在發展之初借鑒了西方音樂的特點并與西方流行音樂完美結合,成功探索出新的發展方向。只有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流行音樂才有發展的空間,更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真實寫照。同時中國流行音樂對西方流行音樂影響越來越大,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方向。
中西方因為經濟、政治、文化上有著巨大的不同,所以在對音樂美學上也會所有不同。盡管音樂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但我國仍要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將我國民族文化充分融入到音樂當中,通過音樂這種媒介向世人展現中國文化,提高我國文化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苑春雷.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J].黃河之聲,2012,01.
[2] 王冠.中西音樂美學的比較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Z1.
[3] 沈鏑.中西方傳統音樂美學比較略論[J].藝術百家,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