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璞(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
夏 璞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摘要】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對于進一步提高美術課程教學水平,實現學生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現階段我國美術課程資源稀缺的現狀為切入點,系統地闡述了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有效路徑,旨在進一步提高美術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關鍵詞】美術課程;資源開發;教學實踐
所謂美術課程資源開發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資源實現美術課程總體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途徑。可以說,美術資源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美術課程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師應當對美術課程的資源開發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地創新資源開發理念,采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切實加強美術資源的開發力度。筆者通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認為,想要充分發揮美術課程資源的作用,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根據美術課程教學標準,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主動地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并將校外資源同校內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美術教學水平的提升,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然而近些年來我國絕大多數美術教師對于美術教學都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差,認為所謂的美術課程僅僅是針對教材的反復學習及通過不斷呈現編者的意圖來實現美術課程的教學,這種教學目的同美術課程教學標準是存在較大偏差的,美術課程的教學資源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而是應當不斷拓展、不斷進行創新和研發。[1]而作為美術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和開發者,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轉變自身角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既要承擔教材內容的傳授也要擔負起研發教學資源的重任。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課程教學與實踐過程中存在的資源,作為實現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充分發揮資源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優勢作用。
美術教育資源豐富多彩,既有看得見的美術資源,也有摸得著的美術資源,這些美術資源可以直接應用到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水平。具體來說,相對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材資源的開發,從本質來說教材資源的開發其實就等同于教材的有效運用,從美術教材的內容來講,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院校所用的美術教材,都與美術課程標準趨向一致,是從學生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在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社會、政治等方面的發展需求來編制的。美術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其實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挖掘美術教材中潛在的資源,并實現教材資源的充分挖掘。二是校園環境的開發。[2]近年來,各院校開始對校園環境給予高度重視,不斷投入資金實現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就使得我們的校園變得越來越美。不僅如此,很多學校現在已具有一定的綠化帶,呈現一定的規模。因此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走廊過道的墻壁,懸掛一些學生的美術作品,充分發揮榜樣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隨時隨地的觀察其他同學的作品,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例如,我們可以在校園內設置美術畫廊,專門用于擺放各年級學生的優秀作品,并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創作美術作品給自身帶來的快樂。[3]
與校園相比,校園外的美術資源更為豐富,走出校園環境我們迎來的是更為廣闊的天地,那里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術資源。這些資源如果能夠運用到美術課程中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充分調動了學生想要學習的積極性。校外美術資源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為軟件設施。這些軟件設施能夠使學生產生思想的火花,并在腦海中閃現靈感。[4]第二類為硬件。這些硬件設施就是校外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等等。上述兩類美術教育資源對于美術教學水平的提高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當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實行校外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當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應當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們的日常生活能夠為美術課程提供豐富的資源,因此,我們要對生活中的靈感加以捕捉,不斷積累,從而形成美術課程資源的創新。根據相關教材編寫專家介紹,在編寫教材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更加注重生活方面的典型事例,這樣做才可能編寫出優美合理的案例,并以此為切入點,使美術課程更具有豐富性。[5]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某一句話,都能夠使教材編寫者以及美術教師茅塞頓開、靈感涌現。因此,美術課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活動中,應當著重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這些小細節開始,挖掘美術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同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將本土資源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
首先充分開發生態資源,以此來豐富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設了不少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等,但是仍然數量較少,開發課程資源,應當在充分利用學校所在地的生態資源基礎上實現。這種做法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了解自身所處環境的優美,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地域特點實現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6]我國擁有眾多的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各區域存在較為鮮明的地域特點。因此美術課程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地域為范圍,充分挖掘地域資源,并將其整合為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與創新。再次充分發揮自然景觀的優勢開發課程資源。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地域面積非常廣闊的國家,在不同區域內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景觀。如果能夠將這些自然景觀應用到美術教學當中,則能夠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水平。筆者認為,美術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帶領學生進行郊游活動或是其他社會實踐方式,使學生走進大自然,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天空、河流,并充分了解動植物的生長變化情況。最后我們還應當充分意識到民俗文化活動對開發美術課程資源的優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少數民族都各自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挖掘美術課程新資源的時候,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提煉民間藝術使其成為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相應的少數民族地區的方式,深入了解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感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獨特的美。[7]
筆者認為,想要切實開發美術課程資源,應當將美術資源與學生資源有機結合在一起,并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具體學科內容為依據
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應當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以學生的感受以及情感為核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應用的美術資源應當與學生心理經驗保持一致,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形成印象。切記不要用成人的語言和經驗直接將美術創作的經驗灌輸給學生。之所以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對于教師來說,學生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教師不可以也不應當將自己的主觀經驗灌輸給學生,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樹立,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以學科技術為手段
美術課程的技術技能教育與教師的教學觀念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充分挖掘美術資源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科技術為手段,要明確我們的資源挖掘并不是為了直觀地教給學生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的經驗,而是傳達一種新的經驗和技術表征,只有學生自己體會到了才能夠實現自身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師在挖掘美術資源的過程中,沒有應用美術這門學科的技術手段,而是應用了其他技術手段,則不利于學生將技能技法與其所挖掘美術到的資源結合在一起。正因如此,應當將科學技術同美術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充分挖掘,進一步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水平。
(三)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想要創設良好的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教師就必須將資源的開發建立在各種教學資源和硬件環境基礎上,這樣做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美術學科的感知。環境創設應當與美術課程的主題課程活動保持一致,還應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環境氛圍,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學習理念。
(四)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自身的藝術修養對于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水平、挖掘美術課堂教學資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教學管理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通過課堂語言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的藝術修養得到提升。眾所周知,美術課程資源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具有多樣化,存在于各個角落,遍地都是、滿眼都是,因此,需要美術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在多樣的、良莠不齊的課程資源中挖掘出那些能夠提升學生水平的、能夠幫助學生體驗創作過程的美術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美術資源作用的發揮。
隨著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學資源也呈現稀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美術課程教學水平,實現學生藝術修養的進一步提高成為了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當改變以往以教材為主要和唯一依據的現狀,應當著眼于整個校園,著眼于整個社會,實現全方位的資源開發與利用,從而進一步提升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1]雷洪.揚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4.
[2]劉杰.校本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黃海洋.中小學美術教師開發美術課程資源能力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4]彭瑤.民族地區小學民間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理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6.
[5]鄭超.開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術課程資源[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
[6]劉玉華.談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7]李世菊.試論中小學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