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姝(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論高職高專院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程的必要性
丁 姝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摘要】高職高專公共課中的藝術教育是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而音樂欣賞課程,能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使大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對我國今后人才的培養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論述高職高專院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程的必要性。
【關鍵詞】音樂欣賞;高職高專;必要性
卡爾·奧爾夫說過:“音樂教育是人的教育,對于一切,我最關注的不是音樂的,而是精神的探討。”音樂作為大學生喜愛的藝術表現形式,對其能力智力、思想感情、人際交往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是人類思想情感最自然地表達方式,是人類一出生就有的欣賞能力,每個人都應具有潛在的音樂本能。音樂欣賞是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的一種特殊的音樂形式,是聽眾對音樂作品理解和評判的審美活動。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重視智商,還重視學生的情商。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而開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公共課程也是當下發展形勢,開設音樂欣賞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職高專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有以下幾個必要性:
高職高專院校屬于專科,錄取分數低,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文化基礎較差、自制力不強等特點。因此,怎樣吸引學生喜愛并欣賞人類創造的音樂精華,并能使學生的藝術境界得到提升,是我們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目前,筆者學校大部分學生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他們喜歡流行歌曲、網絡歌曲、電聲歌曲,認為高雅音樂聽不懂,整天帶著耳機聽音樂,卻不知道怎樣正確欣賞音樂,這就需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慢慢引導。筆者學校目前是高職高專學校,上音樂欣賞課的有高職學生和五年制學生,作為高職高專音樂欣賞課程任課教師,深感這門課程并不如有的老師認為的很好上,為了達到激發學生興趣,需要大量查閱相關資料,欣賞大量音樂、視頻,需要加強并充實對音樂背景的理解和掌握,從講課實踐中摸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課程任務。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潛力,根據學生的能力組織他們在課堂進行互動,可以說出自己的欣賞感受,可以談談作品的背景。經過實踐,這些做法都很受學生的歡迎,有不少學生能夠主動放下手機,認真聽課、和老師互動,課堂氛圍非常熱烈,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無論在大學校園還是走入社會,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大部分專業技能也是以文化素質為基礎的。要改變我國高等院校專業設置不盡合理的弊端,必須盡快進行專業調整和合并。除此之外,通過提升素質教育來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也是一種高效的途徑。
高雅的音樂能幫助大學生開啟心靈之門。音樂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與很多公共課如大學語文、工業設計,甚至和專業課都有一定聯系,高職高專開展音樂欣賞課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精神境界。例如筆者所在院校是理工科學校,專業以電氣、機電為主,學生多是男生。這就更應該使學生獲得更加綜合的學科知識,音樂欣賞課程可以發展文化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創新能力,學會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更有利于學生把本專業相關知識學習扎實。
文化藝術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豐富的文體藝術活動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大學生活潑熱情、求知欲強、視野開闊、思維敏捷,有著極大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活動平臺,學生社團、學生藝術團等要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讓學生盡情展示自己,并通過藝術類實踐活動不斷完善個性,也豐富了大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也可以使藝術教學與各種活動相結合,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并在藝術活動實踐中獲得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例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團委每年組織迎新生文藝晚會和元旦晚會,面向全院選節目,學生在排練的過程中把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再搜集相關材料,學以致用,把課本上及資料中的知識消化吸收。我院還定期開展社團活動,每學期組織一次社團嘉年華,活動在學校小廣場舉行,所有流程學生自己組織,自導自演,鍛煉了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院校作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園地,在重視技能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高專學生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還應該學好掌握一些藝術知識,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音樂教育在素質培養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高職高專學校開展、開好音樂教育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其在素質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取代,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前.音樂美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28-30.
[2]肖常緯.中國民族音樂概述[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8-59.
[3]金鐵霖.民族聲樂教學的現狀及創新[J].中國音樂,2005:6-8.
[4]許昌縣志編委會.許昌縣志[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78-80.
[5]鄧光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吳凡.民間音樂[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7]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8]劉正維.民族民間音樂概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9]王耀華,陳新鳳.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丁姝(1985—),女,漢族,河南許昌人,現為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