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烈剛
(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10)
?
鋼琴即興伴奏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多元化應用研究*
陳烈剛
(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10)
摘 要:鋼琴即興伴奏在高等院校、中小學以及藝術團體的課外活動、藝術類實踐課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門應用性強、且用途廣泛的課程。但鋼琴伴奏這門課程僅僅在課堂上的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從對這門課的教學中引發了一系列思考,將它與高校的藝術實踐以及非專業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們即興伴奏能力的同時,又能將其應用廣泛的作用在實踐中發揮出來,目的在于更好的促進高校教學中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建設以及能夠較好的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校園文化活動;教學改革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無論在音樂院校還是地方綜合院校的音樂專業中,均為必修或專業選修課,其地位在音樂教學環節中舉足輕重。這門課程的特點在于它既是專業學生與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課程,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又是一個無論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還是社會音樂藝術活動中都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的技能。從未來學生的就業層面思考,無論從事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小學素質教育乃至高校藝術教育,即興伴奏能力都將影響到日后學生能否勝任從事音教類的工作。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課程的改革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與我們高等院校的教學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的研究就更加迫在眉睫。
隨著鋼琴教育事業在我國的不斷發展,與其相關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也逐步被高等院校音樂專業重視起來,隨之而來的在高校音教課程中開展了鋼琴即興伴奏這門基礎學科。如筆者所在的西南科技大學就設立了針對音樂表演專業與音樂學專業的鋼琴即興伴奏與鋼琴即興伴奏基礎這兩門課程。但是在現今的高校教育還是業余愛好的音樂培養教育中,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地位始終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意識形態的偏見與客觀條件的制約
在很多地方綜合院校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針對性的小課輔導以及專業細分與專業進階輔導方面都幾乎為空白。其次在觀念意識上,學生以及相當數量的鋼琴教師認為伴奏僅僅只是一個輔助、一種襯托,并非作為表演中的主要角色,甚至有學生認為彈好鋼琴就具備了伴奏能力,認為鋼琴才是專業的,而鋼琴伴奏尤其是鋼琴即興伴奏是不成體系的,綜合這些意識形態上的主觀因素以及現階段的客觀條件,導致了這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成為了依附鋼琴教學環節的配角而喪失了其真正的光芒。故首先應該逐步改變教師與學生的觀念,將其提升到與鋼琴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師資配置與教材的匱乏
國外有專門針對鋼琴伴奏的藝術指導,也有相應學歷教育的專業性課程。而在國內,鋼琴伴奏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現今的教師在當年從事專業學習的時間,絕大多數人并沒有接受過專業且系統的鋼琴伴奏教育。那么當這部分老師走上工作崗位后,即使被動得承擔了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也因為經驗的匱乏而導致心有余力不足。鋼琴伴奏教學是一個考驗教師綜合能力的學科。它需要教師不僅僅具備優秀的鋼琴演奏能力,又要有扎實的和聲、作曲方面的理論基礎,同時又要具備大量的實戰經驗,方能作為一名合格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師。但是根據各方面數據的調查顯示,在高校中承擔這門課程的大多數都只是鋼琴演奏專業的老師,而缺乏專門的即興伴奏專門教師,這也是鋼琴即興伴奏在高校教學中無法順利普及和引起重視的關鍵因素之一。
其次,在教材的選用上,也有不小的困難。雖然鋼琴即興伴奏相關的書籍層出不窮,但是真正適合學生們學習并有利于他們系統掌握與實際相結合的好教材卻寥寥無幾。這些教材大部分都只有一到兩本為一套,以一條主線對伴奏學習的要點逐一簡單介紹。只有很少的教材細分了基礎、進階、提高等針對不同學生個人能力的講述。而這樣更多的要依賴授課教師對課程的自我發揮與根據自己經驗進行講述。但是根據前一段的調查,我們也清楚教師隊伍梯隊的建設都有待提高,故學生自然也只能學習到皮毛,沒有辦法很好的做到實際應用。
(三)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合理
筆者所在的西南科技大學以及很多類似的地方綜合性院校,雖然開設了即興伴奏這門課程,但是也只有大課的形式,即使客觀硬件設備有數碼鋼琴教室可以彌補不能爭對學生專門輔導的不足,但也是杯水車薪,基本還是過去授課的“填鴨”模式。這種授課的好處是能夠集中進行理論教學,使得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清晰得了解,但是缺乏了實踐性培養。有的高校對這門課程開設了小組課,即3、4個同學為一組。但是因為教師數量的缺乏,使得小組課的授課時間無法與鋼琴小課同日而語,故這些授課模式皆為時下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的制約性條件。
(一)與鋼琴教學模式結合并推陳出新
現今多數高校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皆為大課模式,故只強調了理論知識但缺乏實際應用經驗。比如筆者所帶的兩個班級,同學的鋼琴水平有著巨大的差異,有的僅僅只有點拜爾、車爾尼599前半部分的基礎,有的同學又具備了彈奏肖邦、李斯特練習曲難度的演奏實力。故為了照顧到班級絕大多數同學,往往課程的進度和內容對于鋼琴水平較高、和聲基礎較好的同學來說,就明顯滯后。所以首先我們不應該摒棄大課的授課模式,但是可以將授課班級由之前的音樂表演、音樂學大班課程細分為:鋼琴主修生即興伴奏課程。其余非主修生,但是具備較好的鋼琴彈奏水平的同學也可以申請到鋼琴主修生即興伴奏課程。其次為鋼琴輔修生即興伴奏課程。授課內容主要面向的是聲樂主修、器樂主修、音樂學鋼琴基礎較弱的同學。那么課程內容與教材的選用就可以根據不同程度的同學進行難度區分。對于能力較好的班級,我們可以加快基礎部分的進度,而更多的教會同學更加豐富的和聲體系在即興伴奏中的應用以及使用更復雜的伴奏織體將曲目編配得更加豐富。而對于鋼琴水平相對較弱的班級,同學們可以從正三和弦和最簡單的伴奏織體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故這樣分班的大課,能夠從大方向上對學生們有一個較好的分類和把控。
僅僅只有大課的分班模式是不夠的,要讓鋼琴專業教師共同參與進來。鋼琴即興伴奏主講教師布置的作業每周固定由鋼琴專業教師小課進行指導伴奏織體的彈法與基本的和聲聽辨訓練。而鋼琴即興伴奏也應另設小課制,但是不僅僅只是幾人的小組課。而是確定出方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進行選擇。我們的教學改革分為民歌鋼琴即興伴奏、流行歌曲鋼琴即興伴奏、爵士鋼琴即興伴奏三個方向,兩到三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專項訓練。課程設置為一年,分別由不同的鋼琴伴奏小課老師進行專門指導。完成一個學年的課程學習后,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另選其他方向的鋼琴伴奏小課。從而最大限度得提升學生們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
(二)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的課程訓練。
鋼琴即興伴奏的考試內容基本是彈奏一兩首老師選定的曲目考察學生們的編配能力,但是這樣的考查模式依舊不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故我們將課程改為考查內容占50%,另外50%為實踐考查分。
在高校,特別是綜合性院校中,校園文化活動非常多。特別和音樂相關的活動層出不窮。在這些活動中,一類為專業學生的音樂會、班級音樂會。另一類為業余音樂愛好者參與的各種演出活動。如我們學校的專業學生每年都要舉行音樂會與班級音樂會。那么聲樂或者器樂演唱的學生將和授課班級的同學相對應,由授課班級的同學與其進行合作,對聲樂歌曲以及器樂伴奏進行改編于編配。這樣既能避免每次只有個別同學彈伴奏,而多數同學卻沒有參與的現狀。每位同學硬性規定至少參與一次的公開演出活動。對于多次參與的同學將進行加分獎勵。
我校團委、校工會每年會組織兩到三場的大型演出,其中鍵盤伴奏占有的比重很大。故我們與團委以及校工會對接,安排部分同學專門完成演出的鍵盤編配與演出任務。并在小課上進行指導。一方面,為學校的校園文化演出活動開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將即興伴奏真正得應用到實際,鍛煉了同學們對于不同音樂風格伴奏的能力。
除了固定的演出活動,學校的音樂愛好者協會還有每周合唱、小組唱的排練。這些活動都需要鋼琴伴奏,故根據歌曲的難易程度來安排同學們去參與實踐,既解決了業余合唱團體鋼伴的缺乏又能使得學生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卻沒能被大多藝術院校所重視。故爭對高校鋼琴伴奏課程特別是綜合性院校的教學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實力并且能夠對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起到良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維權.鋼琴即興伴奏入門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 劉東云.鋼琴即興配彈[J].北京:鋼琴藝術,2006,07.
[3] 高天康.實用鋼琴即興伴奏編配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4] 林冬.廣西高師鋼琴教育發展及現狀分析.藝術百家,2009,05.
*基金項目:西南科技大學素質類教學改革資助項目研究成果(15xnsu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