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丹
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1
?
高校輔導員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難點與對策分析
馬丹
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在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重要性已經形成社會共識,高等院校和輔導員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但同時,輔導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一方面工作內容豐富、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安全問題無法避免、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實效性有待加強和提升。本文希望通過分析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過程所遇到的難點,探索這些難點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最后根據這些原因尋求解決難點問題的對策,以求能夠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有所啟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
所謂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是指高等學校為了維護學校的正常秩序,維護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技能,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各種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對大學生進行國家法律法規、學校安全規章和紀律、安全知識與防范技能的教育與管理活動[1]。按照馬斯洛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是人的第二層次需求,對大學生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是保證高校順暢運行、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保障。和諧校園的構建,為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提供了動力和支持。因此,無論是從大學生本身的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還是社會、國家的發展要求,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已經成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點。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這項工作的開展存在著很多難點,制約著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輔導員在進行安全教育與管理時有“說了不聽、管了沒用、防不勝防、毫無頭緒”的感覺,一方面工作內容豐富、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大學生中的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安全問題無法避免、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就需要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并深入分析找到對策,以大力推進和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
一、高校輔導員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難點
(一)安全問題壓力大,安全教育與管理動力小[2]。近幾年來,隨著國際局勢復雜化,國內社會轉型期進程加快,安全穩定重于一切的認識已經深入輔導員的意識當中,學生工作中的安全教育與管理、維穩工作也日益成為了一項常態化工作。一旦學生出現安全責任事故,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學校、學院和輔導員首當其沖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高校輔導員做為第一責任人,壓力不可謂不大。另一方面,基于這種壓力,輔導員都希望能夠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從而減少安全問題出現的頻率或是減低安全問題出現的可能性,但實際的情況卻是明明做了不少相關工作,卻仍然出現安全問題、發生安全事故。這種情況導致輔導員缺乏加強和推進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動力。
(二)安全教育與管理有針對性,但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輔導員在開展安全教育與管理的時候一般針對性較強,如在新生入學、節假日前的年級大會、畢業班實習就業前等特殊時期進行安全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對學生進行常規管理的工作手段:如查寢,主要針對寢室內違規違紀現象。但這都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模式,缺乏計劃性和前瞻性。同時輔導員所開展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僅能在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形成系統的安全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上非常欠缺,安全教育和管理缺乏系統性。這種知識、意識和能力失衡的狀況,極大的限制了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極大的制約了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實效性。
(三)輕常規教育與管理、重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研究如何更好的處理突發事件,如何在學生中建立起應急反饋機制。以便在安全問題出現后,盡快獲得信息,并擬定問題處理和解決和方案。而在日常的安全教育與管理中,輔導員卻缺乏這種主動性,通常是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任務。輔導員進行大學生安全管理主要按照學校制定的相關的制度進行管理,日常的安全管理也主要是配合學校查寢,排查學生情況等。但在這一過程中,制度的執行情況差異性較大,也缺乏有力的督促力量,難以形成常態化機制。
二、難點產生的原因分析
以上的問題已經成為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缺制因素,究其產生的內在原因,主要如下:
(一)安全問題產生原因的復雜性[2]。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非常復雜,安全問題的產生都能找到直接原因,如:同學間的矛盾、失戀、考試失利等,但是這些直接原因可能只是問題發生的導火索,真正引發問題的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如學生的價值觀、心理問題、家庭影響等,有很多超出輔導員控制范圍以外的偶然的或是突發的因素在產生影響,這導致輔導員在進行安全教育與管理時覺得千頭萬緒,好像都和安全有關,這一情況,加大了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計劃性和系統性的難度。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能調整,輔導員所應承擔的職責不明確。當前的學生工作,不論從工作內容還是工作難度,都遠遠超過傳統意義上的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斷豐富,工作性質從教育到教育、管理、服務并重。安全教育也成了一個新的內容被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安全教育本身的內容豐富,它與思想政治教育一樣,都是需要齊抓共管才能做好的工作,但目前在我國高校,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實現安全教育進課堂,沒有進入教學體系,基本上都是依靠輔導員來完成,但輔導員并非安全教育的專業性人才。另一方面,在大學生安全管理過程中,雖然高校都要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沒有完善的考核體系。結果考核忽略了制度執行的過程,也沒有明確輔導員在大學生安全管理中的職責。
(三)輔導員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跟不上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高要求。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實用法律知識、安全防范知識、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3]。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安全教育也有了新的內涵,如:政治安全、國家安全、環境安全、資源安全、社交安全、生命安全、就業安全和網絡安全等[4]。同時,高校學生的差異性加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面臨挑戰。這些都對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高校輔導員提出了從理論知識的完善到自身技能提升的要求,從發現安全隱患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要求。
三、高校輔導員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以生為本”,轉變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觀念。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認知還處于這項工作的目的就是杜絕或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這個淺層次的認識上[5],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安全與穩定、與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與構建和諧校園與社會的關系。作為輔導員,應秉持“以生為本”的觀念,認識到在校期間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對學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識、豐富安全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教育與管理不僅關系到學生在校的成長和發展,還關系著學生進入社會后的成長和發展。
(二)找準定位,明確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職責。輔導員并不是“全能型”人才,工作過程中要把握重點,解決難點。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首先要明確對自己的職責進行定位。安全教育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應有內容[6],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但是單憑輔導員是完成這項任務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分為教育與管理兩個部分。在安全教育方面,安全知識應該進入課堂教學,由專業老師授課。自我保護能力中的安全防范技能如: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也應由學校黨政干部、共青團干部來負責組織實施,由專業人員進行培訓,而輔導員進行配合。輔導員開展安全教育主要重點應在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的教育。在安全管理方面,高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主要包括了門衛制度、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防火安全制度、安全實驗、實習制度、社團管理制度等等[1]。高校輔導員應重點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學生寢室違規違紀情況。
(三)提升自我,增強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能力。一方面輔導員需要提升與開展安全教育相關的能力。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識、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相關技能,其實這些內容也是輔導員本身作為一個社會人對“安全”需求的應有內容,即使不是為了工作,也應該加強學習和提升。其次,安全教育本身還要求很多其它方面的能力,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注意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對輔導員工作能力的要求一是要對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了解、熟悉并能理解運用。二是要保證制度的有力執行的能力。三是在管理過程中還要有發現安全隱患的敏銳能力并及時解決和處理。最后就是在安全問題出現以后,處理安全問題的各方面能力。這些都是需要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著意去培養和提升的。
(四)形成制度,完善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常態化工作機制。安全教育和管理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體現成效的工作,必須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在目前的輔導員工作過程中,其實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如:每周日的晚點名、定期進行的寢室違紀情況檢查、各輔導員自行建立的信息快速傳達和反饋機制、主題班會、年級大會、新生的學前教育、畢業生的離校教育等等,這些都是開展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手段,在這些形式中,有的是“規定動作”,有的是“自選動作”。“規定動作”是學校的相關管理制度和對輔導員工作的要求和考評,而“自選動作”則需要輔導員需要根據所負責學生的情況和特點,對學生開展的安全教育活動力和安全管理的制度的執行情況。
總之,大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了讓學生在校園以及在進入社會后能夠健康的成長和發燕尾服。高校輔導員必須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的把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為學校、社會和國家的安全穩定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校保衛學研究委員會編.大學生安全教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杜,2002.
[2]韋喬元.有效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0(29).
[3]呂晨飛.當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2).
[4]陸錦沖.關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內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5]曲長海.高校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務思考[J].高教論壇,2010(2).
[6]程詩敏.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7).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85-02
作者簡介:馬丹(1981-),女,碩士,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