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文(江西省樟樹市清江中學,江西 樟樹 331211)
?
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措施討論
蘭文
(江西省樟樹市清江中學,江西樟樹331211)
【摘要】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的社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重要的事情。作為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音樂學科,對提升初中學生審美品鑒能力、陶冶初中學生情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注重并引導初中學生對音樂產生感知,使音樂與日常實際生活、文化可以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欣賞有價值的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都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在后天生活中熏陶和學習中不斷的積累而來。音樂教學是針對初中學生藝術教學的重要傳播途徑,它并不僅僅是教導歌曲、聽聽音樂而已,而是還需要站在有效教學的角度去提升學生對教學的審美品鑒能力。因此如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為初中生奠定良好的審美品鑒能力,是廣大教育教師者們關注的課題。
(一)精神境界的充實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提高,人們不滿足于物質世界的充足,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實。人們通過對藝術相關作品的賞析,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感知事物所表達的情懷和態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并與之共鳴,感知作品藝術的內涵,這些都是情感升華的表現。具有審美能力的人在看到一件藝術作品時,看到的不是外在的經濟價值,而是會欣賞并品味內在的藝術意蘊。
(二)個人素質提升
一個人的修養是和審美能力及審美觀念密切相關,審美能力可以滿足人們發現美、感悟美的心理追求,民眾的品質修養可以得到提升,個人素質道德水平可以得到提高,美好心靈能夠被啟迪。藝術的美可以陶冶人的品質,最終達到相互融合才是美的真意。
(三)日常生活豐富
審美能力不僅僅可以充實精神世界的愉悅感,還可以豐富日常生活。通過在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進一步去積極創造美、表現美、追求美,從而培養藝術品鑒的愛好,形成審美樂趣。比如學生可通過對音樂的品鑒來了解自己在音樂中偏好的風格,通過照片培養學生新的鑒賞視角等等。審美能力的發展一來可以滿足對興趣愛好的追求,二來在追求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提升審美觀念的層次深度。
音樂作為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在美育教育中占有不可動搖的絕對地位。而初中生們目前正處于啟蒙審美的能力初始階段,對于音樂具有自然的好奇心和興趣。由于具備豐富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對他們進行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利用音樂賞析的心理和所引用的賞析規律來尋找符合品鑒的音樂,并激發對音樂美的想象能力,最終達成初中生自主去探究美感的教學,幫助初中生啟迪學生美的感受,為審美能力奠定基礎。
(一)審美直覺
審美的感知、審美的期待及審美的態度,能使初中生在審美過程中對審美對象有深刻把握及領悟,達到人與藝術作品融為一體的境界。
1.審美感知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去通過感官敏銳捕捉旋律及節奏,是審美感知的第一步。對此,教師要注意強化初中學生對于音樂的信息及節奏捕捉能力,加強初中學生自身對音樂樂感的參與,使初中學生能自主意識地捕捉音樂信號,同時樹立對音樂音高及音樂節奏、音樂音色的整體意識,從而了解整個樂曲的框架及音樂旋律的走向,最終通過對音樂的分析來進一步提升對音樂審美的感知、培養音樂的審美直覺。
2.審美期待
審美期待是學生對作品藝術形式及藝術效果的最終期望。前奏旋律引發了學生對音樂的直覺時,學生會產生模糊的音樂印象,利用自身的音樂素養及經驗加工整理,構成對藝術的審美期待。一方面審美期待可以滿足學生本身的審美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審美期待中獲得審美快感。可以說,審美期待是推動審美活動的動力,是對美的進一步憧憬。教師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利用學生對音樂美的興奮期待,來抓住他們稍縱即逝的音樂需求,提升他們的審美品鑒驅動力,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情。
3.審美態度
當學生思緒及心境已融入到音樂造就的情境氛圍時,在學生對審美期待的作用下,學生從現實生活中跳脫出來,爆發出與現實功利無關的音樂態度并投入對音樂的欣賞中,就是審美態度的純藝術性質。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淡化音樂的政治因素,突出音樂的藝術性。一方面,教師可根據相關建筑及景點圖片幫助學生進入藝術氛圍;另一方面,教師可幫助學生醞釀音樂情緒,幫助學生在演唱中釋放感情,最大化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
(二)審美體驗
教師要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音樂體驗空間和時間,來達到延長學生對音樂的最終感受與情感體驗的緩沖。教師要利用藝術作品的含蓄、婉約特性,幫助學生挖掘對藝術的直觀感覺,并帶領學生通過旋律及節奏去聯想作者的意圖。教師要抓住音樂的留白,去激活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加深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并根據對音樂作品的信息有效整合,來達到幫助學生把握音樂主體核心思想的目的。
(三)審美升華
審美升華是物我兩忘心神合一的境界。通過對音樂的聆聽,達到最終對音樂的升華頓悟,從而引發與音樂思想的共鳴。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著把握作品的“弦外之音”,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多角度的解讀,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教師要準確地把握作者與學生容易產生的“共鳴點”、引導他們去欣賞音樂核心、加強音樂課堂教學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幾點:第一,利用音樂優勢來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直覺、幫助他們進行審美體驗,從而使學生提升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并達到進一步的升華。第二,教師要不斷發掘音樂素材展現在教學課堂,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價值觀并應用于對音樂的品鑒與實踐。作為初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在音樂教學上將學生智力拓展,將學生氣質提升,使學生審美品鑒能力提高,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盛宴,感受到情懷的陶冶是初中音樂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王蕊.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學教師,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