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卓(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
貼近學生生活,凸顯主體觀念
——基于學生經驗的音樂課堂教學探析
趙宇卓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摘要】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從學生生活經驗基礎出發,精選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法,延伸教學訓練,有效契合學生生活經驗,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對快速實現教學滲透發揮重要促進作用。教師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展開音樂教學,是現代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共性認知。
【關鍵詞】初中音樂; 學生經驗;主體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音樂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有效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符合新課改基本精神要求,與學生音樂學習成長規律相一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操作時,要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生活經驗因素;整合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延伸教學訓練域度,歷練學生實踐經驗感知能力。
音樂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生活經驗接軌,需要從多個角度展開教學切入。精選教學內容,應該是課堂教學重要關注點。音樂教材有比較固定的學習內容,新課程標準對原有教材進行了深度改革,不僅減少了音樂知識的數量,在樂理難度上也有所降低,而且增加了民族民間音樂內容。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對教材學習內容進行針對性調整,加大校本課程開發力度,引入更多學生熟悉的內容,提升音樂學習趣味性。特別是流行音樂的介入,切合學生生活感知,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對提升課堂教學效度發揮重要作用。
在學習《絲路駝鈴》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族等民風民俗相關圖片,并給學生講解絲綢之路的情況。教師提問:在絲綢之路上涉及哪些少數民族?這些地方有哪些特產?你知道這些地方有哪些民歌?學生針對教師給出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很快就給出了討論結果,特別是新疆民歌,學生非常熟悉的《新疆好》《瑪依拉》《掀起你的蓋頭來》,還有學生列舉了流行歌曲《天路》,以及電影插曲《冰上上的來客》。教師讓學生現場演唱其中的片段,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師的幫助下,有幾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歌喉。因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課堂內氣氛被點燃。
教師讓學生觀看相關圖片信息,對絲綢之路進行了解,并讓學生搜集新疆民歌,瞬間點燃了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對相關內容有一些認知。特別是音樂愛好者現場展開演唱,將課堂學習氣氛推向高潮。教師引導學生啟動生活感知,將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體驗有機結合,學生學習思維順利入軌,課堂教學進入佳境。
音樂課堂教學有自身規律和特點,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大膽展開教法優化設計,以提升課堂教學品質。課堂教學方法眾多,教師示范演唱、多媒體應用、組織學生課堂演繹、引導學生進行創編等,都是現代音樂課堂教學常見教法應用。教師要對學生生活認知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針對學生音樂認知特點選擇教法。
音樂課堂教法應用沒有統一規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作出調整。在學習《黃河船夫曲》時,教師放棄了多媒體領唱,而是親自帶領學生學唱,利用多媒體給出音樂伴奏。教師在具體教唱時,還讓學生作出一些典型動作加以輔助。為提升歌曲演唱真實感,教師將學生分成兩個大組,采用一組問一組答的形式展開。學生大多顯得極為興奮,用盡力氣參與演唱中,課堂學習氣氛火爆起來。
教師親自領唱,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讓學生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利用一唱一和的形式,給人帶來情感震撼。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顯得生氣勃勃,有效渲染了音樂內涵。通過集體分組演唱訓練,學生在實踐嘗試中形成的音樂認知是鮮活的。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課堂演繹活動,激活了學生學習思維,學生情感受到極大觸動,自然會將生活體驗融入到學習中。一些明星演唱會上,觀眾被調動起來一起演唱,其實就是情感認知共鳴的結果。
音樂課堂教學中,課堂訓練是重要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訓練設計時,要觀照學生實踐體驗實際,對訓練內容、訓練形式、訓練評價進行優化處理。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其現實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展開多重解讀和感知,特別是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感知作品思想情感,注意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幫助學生建立完善學習認知。根據音樂作品談學習體會、對作品展開情感解讀、自編自演音樂作品、利用多種媒體手段進行個性學習,這都是課堂訓練的重要形式。教師不妨征求學生參與意見,對課堂訓練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和設計,提升課堂訓練覆蓋面。
在學唱《櫻花》這首歌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櫻花》這首歌曲,展示歌詞,讓學生熟讀記憶,然后具體講述相關樂理知識,并給出一些思考問題:這首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呢?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歌曲演唱速度有什么特點?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大家對日本鬼子非常痛恨,你會因此不喜歡櫻花這首歌曲嗎?學生展開感知體驗,很快給出結果。有學生說:歌曲節奏舒緩,需要滿含深情來演唱,速度不能過快,要有令人陶醉的感覺。櫻花是美麗的,這與日本鬼子沒有任何關系。我們都是熱愛和平的人,當然會對櫻花有贊美之情。從學生對相關認知不難看出,音樂是無國界和民族之分的,教師設計相關問題對學生形成重要啟迪,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學習觀。
“豐富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父母、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友愛之情。”新課程標準對音樂教學生活化有多重解讀,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時,需要關注學生生活認知維度,厘清學生音樂體驗特點,這樣才能展開針對性施教活動,盡快提升學生音樂認知品質。
參考文獻
[1]張萌堯.基于課堂生活: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與發展[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12).
[2]趙英梅.讓音樂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關于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音樂大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