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璽錚(常州博愛教育集團,江蘇 常州 213000)
?
《小事情》,大收獲
——常州市“金燕南工作室”《小事情》匯報課反思
任璽錚
(常州博愛教育集團,江蘇 常州 213000)
【摘要】對老師來說,上完課都會很多反思,尤其是上完公開課,反思更為深刻。筆者加入常州市名教師工作室后,上了一堂市級公開課《小事情》, 從試上到最后的成型,筆者收獲頗豐,也有了幾點反思總結。通過對教案的梳理,本文具體的來談一談。
【關鍵詞】教案;反思;小學音樂
(一)師生問好
(二)音樂小水滴(演唱音階)
(三)主干音 so do mi(音程)
(一)展示前兩句旋律
1.一聽,感受情緒和節拍。2.二聽,聽出樂句。3.展示旋律,半句模唱。4.一句模唱。5.完整演唱。6.表現力。
(二)熟悉歌曲
1.一聽,感受情緒,關注歌詞,師范唱。2.二聽,聽結構。
(三)演唱歌曲
1.一唱,聽唱。2.二唱,接口唱。3.三唱,交換接口唱。4.四唱,完整唱。5.五唱,表現力。6.聽完整版范唱。7.師生合作合唱。
(四)積少成多
師:這樣,我們每一組匯聚成一條河流,一組唱一句,唱完一句第二組的河流,也就是第二句的接上,當然第一組河流要繼續演唱,然后第三組、第四組接著跟上第三、四句旋律,最后兩句一起演唱,并且老師也是作為一條小河流加入低聲部的合唱,一起唱完,試試看吧!
(一)一聽,完整聽
(二)二聽
(三)三看
《小事情》從試上到最后的定型,這其中的過程讓我收獲頗豐。上完公開課后金燕南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工作室前輩們的寶貴意見,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上完課后用很長一段時間仔細理了理一些零亂的思緒片段,并慢慢反思到這堂課所折射出的我的一些錯誤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習慣,結合這堂課中出現的問題主要的談一談以下這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 教學目標的設定與達成
1. 未設置好學生能力范圍內能達到的教學目標。
①歌唱目標過易:《小事情》這首歌曲其實對于系統學習五線譜一年多的四年級孩子來說并非難事,合唱部分的加入其實相當有意義,我卻把學生本身能達到的合唱的演唱能力降低為對合唱的感受(原本的設計由我來加入低聲部和學生共同進行合唱,正式上課是由于時間關系省略了這一步)。如若加入合唱的演唱目標,在教學結構上稍作調整,歌曲的教學環節也不至于顯得如此冗長,也更能讓學生用音樂的方式體驗感受的“積少成多”更為深刻。②聽賞目標過難:整節課的音樂線路是“積少成多”,在聽賞活動中我提出的要求難度系數太大,并沒有突出這一主線。其實,就像金老師說的,只需要聽出《沃爾塔瓦河》從兩條溪流匯聚成大河流這部分音樂就可以了,再加以肢體動作體驗感受“積少成多”。這一部分的磨課對我的觸動最大,所有的拓展活動都需要設定正確的符合教學主線條的目標,并開展正確有效的活動輔助目標的達成。
2.教學結構凸顯不出教學重難點。
①歌唱環節過于冗長。本課最主要的“積少成多”的體驗在歌曲教唱的部分不切實有效,由于目標設定的失策,使得歌曲教學結構顯得不緊湊。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歌曲,在反復訓練及處理聲音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歌唱的興趣。應該在技能訓練的時候就提前加入二聲部的體驗,甚至直接把二聲部的樂句完整的呈現,最后在加入歌詞演唱的同時直接加入低聲部。這樣,學唱歌曲環節就會有效有意義有趣味得多。②聽賞環節過于零亂。上完課后大家對我的聽賞環節都及時提出了意見,尤其是金老師用手指表現溪流匯聚成大河的樣子更為深刻。聽賞《沃爾塔瓦河》,感受體驗,再用身體表現,這是我的三個層次。但采取的教學結構卻沒有體現出三個遞進的層次,我的引導讓學生體會不出溪流匯聚成大河。根本原因沒有把握好教學重點,音樂聽賞的時間過長,學生產生了倦怠的情緒。以致于我加入的律動、觀看的動畫,都無實際意義了。
3 .目標下的教學方式過于教條,不生動。
關于這一點,我發現不單單是在上《小事情》這節課,在我上過的其他幾節公開課中也都存在,我容易深陷一個固定的模式出不來。比如這節課,從識譜教學到歌曲模唱,再到歌曲學唱和歌曲處理,每一個步驟雖然環環相扣,但卻過于死板與教條,對學生的要求又太高,缺乏唱歌時應有的樂趣,所以造成了這堂課的沉悶。
(二)技能訓練的比例與意義
技能訓練作為本節課的導入與新授,占了歌曲教學的一大半部分。本來覺得音樂課中識譜教學作為一堂課的重中之重是理所應當的,因此把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生的技能訓練上。但上完課后發現其中的問題后,經過金老師的一番點撥我才瞬間明白,這是我本身教學理念有問題。技能訓練不能與教學內容相脫離,對歌曲演唱無幫助的技能訓練是無意義的。應調整好歌曲的教學結構,根據學生的情況來把握技能訓練的力度。同時,根本性的改變平時隨堂課的教學理念,減少刻意單純的技能訓練,并時刻把技能訓練與教學內容相掛鉤,讓學生們在音樂中輕松愉悅的掌握音樂技能。
(三)教學語言的規范與準確
1.問題設計有誤。
顧艷老師給我提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意見,她認為我的課堂之所以沉悶的是因為問題內容有誤,導致了學生對問題內容的不理解。根據她的意見,我仔細想了想我的課堂,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提問的內容,提問的層次也不夠清晰。應該是站在學生的立場,用最為通俗的語言提問,并漸漸的加大問題的難度,慢慢的啟發學生理解問題的內容。
2.教學用語不夠簡潔。
課后我深深的反思,這節課浪費在無意義的講話上的時間就有很多。在課堂陷入沉悶的時候,我的引導性語言也很匱乏。培養好的教學用語習慣,只能從平常的教育教學入手。只有在平時做到教學用語的精煉,才能在公開課中展示出最好的教學機智。現在開始鍛煉自己,多看多聽多學習,為時不晚。
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對高音難點的解決、歌曲音色的處理等,雖是《小事情》,卻有大收獲。上完課后有滿滿的感動,工作室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給予我的溫暖是鼓勵,更是鞭策。我深知,上好一節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愿意,從最小的小事情做起學起,和工作室成員們一起共同進步成長。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