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蘭
古南一小,江西 吉安 343000
優化小學教育視角下“導學案”教育能力培養研究
曾曉蘭
古南一小,江西 吉安 343000
當前,為保證素質教育深化改革推動小學教育成果凸顯,教育人員的教學能力優劣成為現代教育體系的關注焦點。對此,各院校為培育良好的教育實用人才,注重調查社會需求,引入先進教育手段,目的在培育優秀的教育人員。而這其中,“導學案”教學能力的培養被視為重中之重,其實是實現教學以生為本的關鍵,亦是確保教學開展有效性的重點。因此,本文以“導學案”能力培養為研究重點,探究“導學案”在小學教育中應用的實際價值,明確其在教育人員教學能力中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打造校園教育體系中“導學案”教學能力培養方案,以便推動現代教育體系借助優良手段,促進小學生素質發展。
小學教育;“導學案”;教育能力;培養研究
從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出發,校園教育在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同時,培育學生自理能力,促進學生自我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育教學不再僅注重學生知識點的灌輸,其往往也注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因此,現代教育體系中將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方法引入教育教學之中,“導學案”便是其中之一。利用“導學案”,教育者將為學生構筑起良好的自主先學體系,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預先了解要學知識,充分認清學習重點。總體來說,“導學案”作為現代教學發展中重要的教育手段,不僅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重要手段,可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導學案”在小學教育中應用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掌握“導學案”教學能力十分必要。從目前的教學經驗總結來看,小學教育者在開展學科教育時需以生本發展為著眼點,時刻注重自身在教育教學中的引導地位,不再如以往一般灌輸學生理解知識點,而是以協助者的身份促進學習主體自主學習。因此,現代小學教育群體要具備的是良好的引導手段,而不是死板的灌輸技巧,科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現代教學優化的關鍵。對此,“導學案”作為科學的引導手段,其是教育者協助學生學習的重要技能,掌握“導學案”教學手法,可科學編寫“導學案”,活學活用“導學案”,才能站在小學教育者的位置上,引導小學生的科學發展。
認知小學教育中應用“導學案”的實際作用,明確教育人員掌握“導學案”的重要性,現代教育機構若想培養出優秀的教育人才,在“導學案”教學能力培養時應踐行以下方法:
其一,培養教職員工編寫“導學案”能力。目前,“導學案”的編寫是由在職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權衡,結合教育課本來擬定“導學案”,因此,教職員工的“導學案”編寫能力是確保“導學案”教學開展的關鍵。對此,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出發,科學培育教職員工“導學案”能力,才能確保教職員工科學應用“導學案”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故此,在現代教育機構培育教職員工“導學案”能力之時,應注重搭建科學的溝通平臺,讓教育者有機會在教育平臺上交流經驗,吸收知識。例如,建立網絡交流平臺,為教職員工分享經驗提供場所;與教育局協商,促進多校組建聯合討論論壇,在校級學術交流時分享優秀的“導學案”應用理念。此外,不專注于特定學科,將某一學科的某一教師的優秀之處向全校通報,鼓勵教育者彼此聽課,吸收經驗。諸如此類,從培養教職員工“導學案”編寫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強教職員工的彼此交流,可實現其“導學案”編寫科學,“導學案”應用科學。
其二,促進“生本”思維的現代教育貫徹。“導學案”之所以是現代教育發展應用的必然手段,重點在于其立足于現代教育的“生本”視角,以保證課堂教育“以生為本”。因此,在培養教職員工編寫“導學案”能力的同時,注重生本化思維的貫徹也十分必要。對此,小學語文教職員工要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將自己置身于小學學習者視角,審視自身編寫“導學案”是否充分貫徹“生本”,是否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只有懂得換位思考,勇于換位思考,才能了解小學生心理特征,才能明白自身“導學案”的欠缺與不足,并真正的優化“導學案”內容,促使其成為引導小學生素質發展的關鍵。
綜上所述,“導學案”教學能力是教職員工需具備的科學技能,只有科學掌握“導學案”教育能力,才能優化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保證現代小學教育培養出優質的先進人才。因此,注重培養小學教育者科學的“導學案”教學能力,以此來保證現代教育發展更科學、精準、到位,才能發揮“導學案”作用,輔助小學生培養自身綜合素養。
[1]羅永祥,周天一.論“導學案”教育教學能力培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6,01:257-259.
[2]秦琴琴,乜勇.師范學院教育教學的新技術引用研究——以中學教育翻轉課堂與導學案應用能力培養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04:16-19.
[3]蔡文聯.“導學案”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與可行性分析——以師范院校教育教學為例[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114-119.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