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沙眼的臨床診治分析
李宏宇
【摘要】目的討論并分析沙眼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沙眼患者37例,對其診斷及治療方法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結果37例患者的上瞼結膜濾泡、彌漫性浸潤、乳頭增生及血管模糊情況得到改善,其中32例患者共64眼治愈,5例患者共10眼情況好轉。結論盡早的沙眼診斷可以提高沙眼的治愈率,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提升沙眼患者預后的保障。
【關鍵詞】沙眼;診斷;治療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choma.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January 2016 period,tracho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medical treatment of 37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sults 37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conjunctiva,and diffuse infiltration,papillary hyperplasia and vascular blurring been greatly improved,in which 32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64 eyes were cured and 5 patients were 10 eyes improved.Conclusio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ure rate,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 is to enhanc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rachoma protection.
【Key words】Trachoma,Diagnosis,Treatment
沙眼是一種因沙眼衣原體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的結膜角膜炎,因沙眼會在眼瞼的結膜面造成粗糙或顆粒狀的外觀,其形與沙粒十分相似,因此被稱為沙眼[1]。沙眼曾在我國十分廣泛的流行,是臨床上致盲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在近年沙眼病情的流行已得到基本的控制。通常沙眼病情較重的患者會出現后遺癥以及并發癥,造成患者的視力減退甚至是失明。沙眼患者主要為青少年群體,其潛伏期為1~2周,絕大多數患者為雙眼患病。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醫的沙眼患者37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14~44歲,平均(17.3±2.9)歲。37例患者共74患眼,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決定中關于沙眼的診斷標準[2]。
1.2診斷方法
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三項者即可診斷為沙眼。第一項:上穹隆部位與上眼瞼板結膜的血管模糊充血,濾泡或乳頭增生形成,有時兩者兼有。第二項:在放大鏡下或進行裂隙燈檢查時可見角膜血管翳。第三項:上穹隆部或上眼瞼結膜存在瘢痕[3]。第四項:在進行結膜刮片時存在沙眼包涵體。
1.3治療方法
1.3.1一般治療措施積極改善個人及所處環境的衛生,預防發生接觸性的傳染。
1.3.2局部治療可使用眼藥水進行局部治療,其主要有利福平、磺胺醋酰鈉、氯霉素等,使用方法為將藥水滴入眼內,4~6次/d;同時還可使用眼膏進行治療,其主要有金霉素、紅霉素、利福平、磺胺噻唑等,每晚使用1次,涂抹于下穹窿部位的結膜。一般情況下局部治療需堅持用藥2~3個月,若病情嚴重可以停止用藥2周后再進行重復用藥治療[4]。
1.3.3全身治療全身治療僅適用于嚴重活動病變多并且廣泛的沙眼患者,需要短期口服磺胺制劑,服用1個療程后,需要停藥1周,而后再次服用1個療程,第二個療程用藥量是常規的一半。若無毒副作用,可重復服用2~3個療程。對于不能使用磺胺的患者,可以服用紅霉素或四環素[5]。
1.3.4手術治療為減少病程時間,在患者的濾泡較為多時,可以進行沙眼濾泡擠壓術,使用小刀刺破濾泡,并將濾泡內容物擠出。當乳頭較為多時,可以進行沙眼摩擦術,使用粗糙的物體(例如海螵蛸棒、手指裹紗布等)摩擦結膜的病變處,使增生乳頭受到破壞,促進其進行吸收與修復。
1.3.5合并癥治療根據患者出現的具體并發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例如對于瞼內翻患者進行瞼內翻正術;對瞼球粘連患者進行角膜緣的干細胞移植術[6]。
1.4觀察指標或療效標準
治愈:沙眼活動性的病變(例如濾泡及乳頭等)消失,穹窿結膜與瞼表面光滑潤澤,未有瘢痕形成。好轉:沙眼活動性的病變多數消失,治療處未有新的瘢痕形成。無效:沙眼活動性的病變無改變,甚至加重。
37位患者中32例共64眼的沙眼治愈,其中上眼瞼結膜濾泡均少于5個,乳頭增生,彌漫性侵潤及血管模糊區域小于50%;5例共10眼的情況好轉,其中上眼瞼結膜濾泡較治療前減少,乳頭增生,彌漫性侵潤及血管模糊區域較治療前縮小。
造成沙眼的唯一病因為沙眼衣原體的感染,其主要是通過直接的接觸以及間接的污染物接觸進行傳播。沙眼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雙眼發病,癥狀輕重不等。幼兒在患病后,癥狀較為隱匿,通常可以自行緩解,不會留下瘢痕。青少年及成人在患病后多表現為急性發病,早期即會出現并發癥[7]。在急性及亞急性期,患者會出現流淚、畏光、異物感及燒灼感,同時患者的眼瞼內血管的結構欠清,出現乳頭增生及穹窿部的結膜濾泡,部分患者會伴有耳前的淋巴結腫大。患者在慢性期時無明顯的不適癥狀,輕微的不適感主要為異物感、眼癢及干燥感。結膜的充血情況較輕,污穢較為肥厚,在瞼結膜上穹窿與瞼板上緣結膜處可見乳頭增生與濾泡。乳頭增生是因慢性炎癥的刺激,導致的結膜上皮細胞出現增生。濾泡的形成是因為結膜滲出的大量的淋巴細胞匯聚而成。沙眼對抗生素較為敏感,在進行治療時可使用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類抗菌藥及四環素族進行治療。局部可使用15%磺胺醋酰鈉及0.1%利福平滴眼液,在夜間使用紅霉素軟膏或四環素軟膏。若患者為急性期及嚴重沙眼,可全身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例如口服紅霉素或多西環素[8]。若患者的沙眼發生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例如化膿性的淋巴結炎、嚴重性的內翻倒睫及象皮腫等,需要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
對于沙眼患者較為及時的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避免手術治療及合并癥的發生,還可以有效的提升療效,縮短病癥,避免治療無效的情況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謝翠,熊禮寬.沙眼衣原體檢測技術與分型方法學研究及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4):427-430.
[2]馬潤清,李慧萍,劉青霞,等.寧夏地區沙眼患病率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12):2119-2121.
[3]郭名和,郭春曉,邵永.沙眼衣原體取樣方法改良對提高其檢出率的效果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7):2051.
[4]黃巧玲,李娟,詹海珠.農村沙眼感染的現狀、特點及預防[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7):3561.
[5]王寧利,胡愛蓮.我國沙眼防治的啟迪與思考[J].中華眼科雜志,2015,51(7):484-486.
[6]張樹文,王千秋,潘麗.基層適宜的沙眼衣原體檢驗技術[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8):574-576.
[7]羅茗月,熊禮寬.沙眼衣原體分型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3,31(5):317-320.
[8]喻茂杰,劉曉華,劉甲辰,等.解脲支原體與沙眼衣原體感染狀況與臨床分析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6):242-243.
【中圖分類號】R77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1-003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023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醫院眼科,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choma
LI Hongyu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Heilongjiang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