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榮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楊官林鎮豆各莊小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姚貴榮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楊官林鎮豆各莊小學)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能否處理好師生關系,就成為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和學生做朋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要想和學生做朋友,就要走進學生中,關心他們,了解他們,愛護他們,對待學生要有耐心。
語文學習 教師 學生 朋友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能否處理好師生關系,就成為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和學生做朋友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要想和學生做朋友就要走進學生中,關心他們,了解他們,愛護他們對待學生要有耐心。
首先,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熏染學生的行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發生沖突是常有的事。沖突發生后,關鍵是如何化解沖突。
其次,為人師,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乃天職,這盡人皆知。可是,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顯得高高在上,缺乏坦誠。師生間的情感關系自然是冷漠,浮于表面的。拋棄坦誠猶如丟失靈魂,只有軀殼的“師愛”毫無意義和價值。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個性心理、社會能力和創造性等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教育的過程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過程,是學生個性養成和發展的過程。杜威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共同經驗;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全面和諧的師生觀即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倡導者而且是學生的朋友。
再次,作為教師,有耐心很重要,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對待怎樣的學生都應該有耐心。許多事情在我們的眼里也許很簡單,而對于孩子卻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應當耐心對待他們,循序漸進地教導,使他們懂得一些事,或學會做某些事。
教學,包含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尋求一種讓學生迅速有效接收系統知識的方法。例如,教學《趵突泉》一課時,我在教學課文內容之前先有目的地簡要介紹作家老舍的創作生涯、文學成就,讓學生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同時把大泉晶瑩活潑,不知疲倦;小泉多姿多彩,有如珍珠搖曳凸現出來,知識點具體而鮮明,制造了懸念,激發了求知興趣,教學效果很好。
興趣影響著一個人的智力發揮。科學家曾做過這樣的研究,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發揮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百分之二十,小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設提問關鍵是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及促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境界上,做到真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心靈的火花。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我們教書,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
小學時光作為兒童成長階段的重要時期,對兒童的行為能力與思維能力都存在著極大程度上的影響。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課程中占據著主要地位,閱讀教學質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小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同時對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極大的影響。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直觀形象對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從家庭、幼兒園到學校,學習成了他們主要的活動,為了使他們盡快地將游戲、玩耍興趣轉變為學習興趣,就需要運用直觀形象,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創設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初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識規律及根據課文的特點,從直觀、形象入手,為學生創設出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能探究課文的知識。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課堂教學也是這樣,一堂課從上課鈴一響,師生進入教室起,就得形成良好的開端。新課導入,能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知識遷移,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
如教學《草船借箭》的難點,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時,巧問當時如果不是大霧彌江,而是天空晴朗,諸葛亮敢輕兵逼寨嗎?諸葛亮是神仙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還非常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便于學生思考。情境有很多的方式,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片,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像來渲染氣氛,還有教師或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表演。然與學習內容的刺激有關,同時也是與環境條件的刺激有關。新穎生動富于變化的刺激,才能收到理想的興奮效果。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課題常設有領題,是為了突出文章敘述的重點、難點。在講授這類課文時,教師如果能從領題入手,設計導語,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可塑性強,他們不光喜歡新異直觀的畫面。更喜歡參與一切娛樂活動。運用音樂導入新課,能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愉快地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