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娜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作文教學不能流于形式,要樹立合適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51-01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從學生開始學說完整通順的話句到組織完整的句式都是作文的入門。但是小學生語文功底差,組織駕馭語言的能力弱,作文經常是拼湊組合起來的文字,顯得松散而空洞。那么,如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作文教學呢?
一、樹立合適的教學目標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教師,不僅要制定合適教學目標,還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所謂合適的教學目標,就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的教學目標。
比如,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規定不同的寫作字數,根據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點擬定不同的作文題目,比如,男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女生對生活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點來布置不同的作為題目,比如男生的題目是《有趣的實驗》,而女同學的則是《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記憶力,讓其有話可說。
作文題目力求新穎,切忌千篇一律,能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為最佳。對于作文字數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而定,切不可因為學生作文沒有達到規定字數而否定學生的作文。
新課程改革倡導評價應“立足過程,走向發展”。“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也就是說,應該重視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不容忽視,學生的寫作方法,寫作投人的情感,都應該列入評價的對象中去,也許學生的整篇文章的質量不夠樂觀,可是當中有那么一兩個句子一兩個詞語,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的時候,也不能忽視。而教學方式的制定,也應該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為基礎。一般而言,寫作教學包括三個過程:引入話題(安排任務)——進行任務并完成——教師評價。
二、注重作文的素材積累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三、加強日常的寫作訓練
寫作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寫作,而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僅僅依靠閱讀思考,寫作練習才是有效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在學生具有充分的傾聽、表達、思考等準備的前提下,要增加學生的寫作頻率,并根據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情況,逐漸增加寫作難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堅持記日記,從一句話到一段話,再到一篇文章,不硬性要求寫作內容,學生自由發揮,想什么就寫什么,看見什么就寫什么,先以文字表達能力的鍛煉為主,再依次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年級較低的學生有許多不會寫的字和詞,可以允許其用拼音代替漢字。加強習作訓練也要不拘一格,變換不同的形式給學生創造不同的新鮮感。比如,可以給出一個小故事,讓學生設想故事的結尾,展開想象,充分發揮,不將寫作當成是一種壓力,而是一種創造,增加寫作的成就感和樂趣。
四、重視課后的作文評閱
學生的作文經過選材組材、規范結構等等把眾多的寫作因素融入其中之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并將文章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分析,選出比較優秀的文章進行宣讀和表揚,這樣不僅可以在同一寫作基礎上讓學生有參照的對象,還能激勵學生的創作欲望。對于作文較差的學生,要指出作文需要修改和注意的部分,適當的時候可以在以往寫作的題目中挑選普遍較弱的方面讓學生重新寫作一次。這樣,優秀的學生可以從另外的角度重新立意寫作,較差的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給出的評語更上一個臺階。
對作文的評閱,葉圣陶先生說過:“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語文老師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因此,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也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的指點是評閱的一個方面也是比較普遍的做法。新時期的素質教育指出了作文能力培訓的途徑,學生“自改”作文,學生在互相學習中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生參與作文評改,要從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等基礎的方面通讀文章,這就考核了自身字詞、語句的基本功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把握文章作者的主旨,還需要對文章結構進行詳細了解。較好的文章,學生能夠借鑒學習并給與相應的評價,相對較差的文章,學生也能指出其不足之處,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加以注意。這樣兩者結合。教師分析總結加指點,學生再自我評價借鑒和修改就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不但要不斷地變換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激情,還要注重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寫作教學不是課堂上的講和聽,而是貫穿于課堂和生活的長期過程,提高小學寫作水平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宏利,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個感悟 [J] ,學周刊,2009
[2] 王德林,讓課本撥動學生習作的心弦———小學作文指導必須與語文教學緊密相連 [J] ,吉林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