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摘 要:高中體育新課程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教育工作。”隨著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的推出和實施,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中體育;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21-01
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中體育教學大多數沿用傳統的教育理論,無論在教學及其它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不足。如從設備方面看,許多高中體育課堂所使用的設備已經陳舊不堪,其現狀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還有較大的距離。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1、體育教學普遍存在著“教育內容安排系統性、教育形式體現規范性、學生練習要求紀律性、考試標準統一性”的“四性化”現象,使現階段高中學生多數人主觀意識差,能力不全面。
2、把全面發展等同于平均發展,課堂教學目標多而雜,缺乏連續性、深入性。追求上課課時短期效應,忽視與社會體育和群眾健身項目的聯系,沒有注意體育項目的商業化和一體化。
3、課堂教學中片面突出體育教學“中心論”,強調傳統的傳授式、注入式、強制式的教學方法,而排斥發現式、學導式、自由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忽略對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
4、缺少科學的考核制度和方法。長久以來,體育課程是學校教學中學分最少,考核最復雜的課程之一,通常采用測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定方法,忽視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及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幅度與程度。
二、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分析
1、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每完成一個動作,不僅應該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還應該具備經受挫折的心理素質。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設置一些比較困難的動作讓學生接受考驗,在克服困難的過程當中逐漸提高自身的信心和承受能力,引導學生在面臨挫折的過程中將困難當作是一種鍛煉,通過百折不撓的意志來實現目標。
2、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在社會中生存必須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業、事業成功的催化劑。學生在高中階段,應該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互相支持和幫助,形成穩定的交際圈,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高中生的心理還不是很成熟,個性非常鮮明,往往很不適應復雜的人際交往,很難處理人際關系。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體育教學當中,有很多人際交往活動,教師在此一定要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通過體育項目中需要的團結來培養學生交際交往能力。
三、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的相關對策
1、轉化領導觀念,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由于體育鍛煉對于提高高中學生身體素質非常重要,因此,學校各部門應轉化傳統的忽視體育教學的觀念。通過加大對于體育教育的投入,增設體育器材與設施,并有計劃地建設與維修一些體育場地,從而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促進高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中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地位
在體育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體育課程形式,不再將其作為“達標課”與“素質訓練課”,而是作為學生擴展體育興趣,提升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其次,體育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實現因材施教,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中心再次,在體育理論課的教學之中,教師重視教導學生身體鍛煉的基本方法與原理,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鍛煉與提高最后,通過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實現學以致用,從而改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傳統觀念,不斷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3、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增加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對體育課堂進行改進,通過不斷簡化運動規則,降低體育動作難度,提升教學成功率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如表演化教學、模擬生活化教學、娛樂化教學等多種手段,改變體育課堂的單一活動形式,并結合學生關注的體育問題,充分提升他們的興趣,增強體育教學的綜合效果。
4、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由于體育教師是高中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因此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才能使體育教育的觀念得到不斷更新,使體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使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得到充分實現。為加強體育教師的隊伍建設,首先需要不斷引入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并使體育教師樹立高度的責任心,使其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能夠實現有效教學其次,學校應該不斷組織培訓,加強校內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最后,可以通過與其他高中增加交流的形式,及時了解體育教學的發展動向,促進創新與發展。充分利用體育設施與場地在體育教學中,場地作為教學的首要條件,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目前高中普遍存在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這需要高中教師想辦法解決。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學校的場地和器材進行有效劃分,可以實現體育場地的充分利用,從而避免教學班之間的相互千擾另一方面,通過對課程表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學內容的改革,實現對學校現有場地的合理使用,保證體育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新課程下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只有不斷改革創新,加強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師的素質,才能最終實現體育教學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洪波.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及解決措施[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0(04).
[2] 陳 亮.淺析新課標下的高中體育教學現狀及解決之道[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3] 張 勇.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6).
[4] 丁軍宏.對職業高中體育教學分項教學現狀的研究報告[J].中學教學參考,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