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峰
摘 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根據教材的特點講述數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價值和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和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
關鍵詞:聯系生活;注重直觀;好奇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87-01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為現實、最為活躍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興趣會使個體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推動他興致勃勃地進行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把“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作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進行研究,教學中我們對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狀況作了調查統計,發現學生喜歡數學的比例與對數學有興趣的比例幾乎相等,但都偏小。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是新課程改革中師生須共同完成的一項緊迫性的教學任務。那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聯系生活,引趣
社會生產和人的需要是產生興趣的源泉,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一個思想上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根據教材的特點講述數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價值和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和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課,教師都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從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引入新的課題。如第一章以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問題。例如:(1)以天氣預報2012年11月某天北京天氣為 -3°C——3°C的它的確切含義引出負數這一代數知識。(2)以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如何確定三個隊的凈勝球數引出有理數的加減法運算等;第二章始終以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說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出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第三章從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包含著形態各異的圖形,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奧運村模型圖中找熟悉的圖形中引出直線、射線、線段、角等有關知識。第四章以關于我們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溫飽到小康跨越的文字,文字包含一些數據,引出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問題。老師將這些引言課講得有聲有色,通過潛移默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價值。
二、注重直觀,誘趣
根據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中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在數學上,他們比較喜歡認識具體和形象的事物。重計算,輕概念,重記憶,輕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數”由于字母在表示數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確定性,具有“代”和“變”的抽象性,他們原有的對數的認識就感到不太適應,所以教師根據這一思維特征對數學概念的引入法則的說明,特別注意加強直觀形象和具體的教學,把教學內容處理成符合學生原有認識上的東西,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數軸”概念的教學,教師是拿著實物溫度計上課,溫度計上有刻度,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測量不同的溫度;與溫度計類似,我們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刻度,標出讀數和方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那么這樣的直線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數軸的定義,這樣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看有實物,想有形象,記有特征不但使他們學得有感、記得牢固,而且使他們理解得也較為準確和深刻。這樣處理教材的例子是相當多的,任課老師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注意到直觀形象教學的局限性,不能監用,要特別注意類比的事物與新的概念法則間的內在聯系,慎重考慮他們之間比較的科學性。
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趣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人自發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現在對一些新鮮事物,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他們總愛問個為什么,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
1、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教師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搞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同學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倍,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那么老師即能猜出你默記的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講給學生,他們恍然大悟,對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更濃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有趣味的數學典型故事和游戲,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代數的故事”等等,教師都用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使他們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教師經常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小競賽。如講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后,教師將相同類型的課后練習題一次布置給學生,只要求他們列出應用題的方程即可,看誰列得既快又對,教師作為平時成績給予打分,對答得快和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平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培養他們學習上的爭強好勝心決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中多給學生提出思考問題,并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努力做到讓學生思考問題力求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以鼓勵為主、努力創造課堂教學和諧的氣氛,對待學生作業,教師每次及時批改,通過迅速的反饋了解自己教學效果,對學生作業中普遍出現的錯誤,教師首先要從自身中找毛病,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加以糾正。對待差生的作業,教師總是精心批改,抱著滿腔熱情的期望分析錯誤的原因,排除其學習的障礙,使其保持對數學學習的信心,進而逐步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3、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他們學習成功的欲望。我們教師特別重視用課外時間因材施教,讓優生和學困生在數學上都有所進步,培養數學優生,成立數學競賽輔導小組,每周活動一次,出一些有趣味的習題;(包括新教材中的閱讀思考、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解答。輔導數學差生,班級成立了幫困小組。教師特別注意喚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關照外,還給吃“小鍋飯”,對于他們,教師給予他們的關心和贊揚更多,讓他們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滿足,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
參考文獻:
[1] 謝日萍.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之我見[J]. 中學教學參考. 2015(26)
[2] 馬 宇.淺析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 學周刊.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