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性語言,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學習的主動能動性,不斷強化學習自信心,提升教學質量。本文講述了激勵性語言的概念,分析了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就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激勵性語言;教學功能;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43-01
教學中當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要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掌握母語構造和應用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習其他學科中培養理解能力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習語文的黃金時期,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要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現實情況出發,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育不成熟,智力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在展開語文教學中不能過度強調知識的掌握,而要采取適當地方式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激勵性語言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目的,筆者以下結合教學實踐,提出這一教學技巧的應用策略,以供語文教育工作者參考。
一、激勵性語言教學法概述
所謂“激勵性語言”,狹義地說,指的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針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的積極、正面評價,但它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包括課余生活、日常表現等。激勵性語言往往具有煽動性、鼓勵性、促進性的特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目的,由此產生學習的動力;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很容易被教師的激勵所刺激,產生正面的學習效應,因此合理地展開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對小學生學習和成長都有較大的促進功能。
實踐證明,在小學階段展開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具有顯著的效果,小學生會將激勵性的語言看作是一種肯定、一種期望,甚至符合自身的愿景,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價值的體現。同時,這也利用到了小學生普遍存在“表現欲”和“虛榮心”的特點,如利用競爭性的方式展開激勵,可以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不僅便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便于班級管理,增加師生之間的共同語言,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
二、激勵性語言在小學教學中的功能分析
1、促進教學活動的人性化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新時期展開教學工作,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逐漸突出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培養學習自主性。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非但不能放松管理工作,還要從多個層面加強引導。激勵性語言的應用,可以在師生之間建立很好的信任關系,并促使整個班級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得到放松,擺脫壓抑、沉寂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生興趣細胞,從厭學、怕學向樂學、愛學轉變,真正實現人性化的特征。
2、便于師生之間情感交流
“親其師、信其道”,學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小學生除了學習之外還會遇到生活方面的問題,而老師是他們最可靠的求助對象。通過激勵性語言的教學手段,師生之間建立起最基礎的信任關系,而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知識,體現細膩的情感,讓學生從語文老師的語言中體會尊重,由此,便于師生之間展開交流,為語文教學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3、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肯定評價是具有強大正面效應的,激勵性語言使用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感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身上的優點,通過這種正面刺激手段來提升學習自信心。學生都喜歡被表揚,而表揚的主體所傳達的其他信息,也更加容易被接受。由此,可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性。
三、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采取綜合性形式
狹義地說,激勵性語言就是“表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方便的展開,如在背誦、默寫、朗讀等教學環節,每一個很小的段落中或節點上,都可以展開激勵性語言的教學手段。但“語言”并非僅僅包括口頭語言,教師還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微笑、點頭、豎大拇指),書面語言(獎狀、表揚信)等展開激勵,從而體現激勵性語言的多樣性特征。總之,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語言”激勵,讓學生在不斷的激勵中強化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傳統的方法往往是“√”或“×”,對號是一種肯定、一種激勵,自然能夠推動學生向積極的一面發展。而“×”會大大地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也遇到一些學生因為一個“×”而傷心掉淚的情況。很明顯,教師的這種表達向學生傳達了一種否定、消極、不信任的情緒。因此,可以采取激勵性的語言在書面的表達,如對做得好的同學用“笑臉”“小紅花”代替,而一些作業做的不好的學生,可以用一個難過的表情代替,并配合“繼續加油!”這樣的批語鼓勵學生。
2、運用靈活的方式
小學生的情感是纖細的、敏感的,無論是課堂學習或日常接觸,教師的表揚如果總是千篇一律,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懷疑情緒,甚至會認為老師的表揚具有欺騙性。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豐富的語言表達,運用靈活的方式,采取藝術性的手段,來延續小學生對激勵性語言的興奮感。除了“你真棒!”“真是個聰明的孩子!”等一類簡單形式,還可以采取“孺子可教也”“初生牛犢不怕虎”一類轉化形式來突出激勵性語言的功能。
總之,關于激勵性語言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是很明顯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創新更多的應用形式以適應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 牛寶勤.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激勵性評價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年02期
[2] 葉昌蓮.成功的驚喜,源于激勵性語言[J];四川教育;2010年Z1期
[3] 王文靜.激勵性評價為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