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
摘 要:美國心理學家布魯斯鈉曾說過:“探究是教學的生命線。”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就明確指出:教學中注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經歷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是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探究式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式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320-01
數學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教學資源。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與學生認知規律相符、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和環境,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究、分析和發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及其問題的解決思路方法,對培養學生創新素養,豐富學生教學活動經驗,促進學生數學思想、數學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淺談了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拋磚引玉,旨在為推動我國數學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盡上綿薄之力。
一、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不同,它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主動地通過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學習,完成學習內容,達成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之一。在課堂上,教師精心安排數學問題,讓學生獨立地去探索學習。這些數學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還應是學生力所能及的,通過探索和討論克服種種困難可以解答的問題。這樣的探究式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了交流的機會,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個性的全面發展。在探究式教學活動過程中,利用開放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運用已知的和新學的數學知識去解答數學問題,啟迪學生思維。這樣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它的意義在于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探究式教學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問題情境。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始終貫徹人的一生。初中數學教師在傳授新的數學知識時,不能一味地灌輸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而是要向學生展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內涵,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始終堅持以熱情的態度去研究和思考數學問題。例題1:學校要在院墻附近開辟一個面積為80 m2的長方形綠化帶,求出綠化帶長y(m)關于綠化帶寬x(m)的函數關系式,以及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在例題1中,雖然自變量符號相同,但由于問題的研究對象己經改變,因此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必然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問題,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奧秘所在。
2、掌握學生情況。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綜合考慮數學新知識的需要和學生面臨的學習困難,從而完成數學測試題的設計。
3、探究解決問題。(1)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將自主權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以此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要做好適當的指導工作,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真正掌握教學大綱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2)適當留存疑問,引導學生思考。教師不能將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一字不漏地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解決數學問題,全面掌握完整的數學知識。(3)知識源于實踐,如果想讓學生牢固的掌握數學知識,必須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的原理,真正了解數學知識理論和形成過程。同時,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切身體會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4、師生合作總結。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課后總結要點是密不可分的,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的數學知識通常是零散而淺顯的,只有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不斷總結己經掌握的舊知識,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架構。
5、布置鞏固習題。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入探索需要不斷地練習實現。但是,教師給學生布置的數學習題也不宜過多,不能完全屬于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該根據班級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實際情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數學習題。首先,基礎性習題要求全部學生必須掌握;其次,具有適當難度的習題要求大部分學生可以掌握;最后,較難的習題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
三、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實施應注意的方面
1、問題要有合理性。在數學探究式教學活功中,教師將學牛學習的數學內容以數學問題的形式展現出來,提出數學問題,這些問題要結合課本知識,并且不能超出學生的思考能力范圍。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探究性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開展,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將探究性的知識內容和例題布置給學生后,由學生分組探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設計情境,良好的教學情景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便更有利于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實施。
3、合理應用,切記盲目推重。簡單易學的材料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需要經過探究來發現,所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前提就是所學材料應具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客觀上就要求學生去努力探索,積極研究,要用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還需要學生有必要的數學知識基礎。探究性學習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其創新精神,但比較費時,有時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也不太容易操作、控制課堂費力,因此,老師要根據學生情況、課程設置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要本著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為目的,合理應用探究式教學,不能為了“研究而研究”,只注重形式上的“探究”,而忽視知識本質的教學,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李久成.關于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1(24)
[2] 丁愛仙.談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J].讀書文摘.2014(08)
[3] 鄒衛華.對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神州.2013(06)
[4] 敖再朗.數學探究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群文天地.201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