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娟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
我眼中的高效課堂教學
李孟娟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高效課堂的就是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學到知識。在實施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觀點設計教學;精心設計,抓住每個提問點,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創設不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不同能力;分層目標,分散難點,降低難度;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來不斷提高實施高效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情境;教學設計;高效性
1高效課堂的基本含義
顧名思義,所謂的高效課堂是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最終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我眼中的高效課堂有以下特點,第一,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第二,老師和學生身動、心動、神動;第三,學生肯學、想學、學會。
2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
2.1以學生的發展為觀點設計教學
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要從“學情”調查開始,根據“學情”來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教學設計要以學認識上的疑難點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師從中發現學生認知中的疑難點和漏洞,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設計教學。”[1]
2.2精心設計,抓住每個提問點,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
提問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使學生能夠輕輕松、快樂的學習,共同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在提問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要緊扣熱點,注重問題的針對性;第二,要貼近實際,注重問題的實效性;第三,要融入情感,注重問題的人文性;第四,要循序漸進,注重問題的層次.”[2]
2.3創設不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不同能力
高效課堂的中心: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創設探索情境,增強學習信心;創設成功情境,活躍學生思維;以錯悟理,創設評錯的情境;將錯就錯,創設糾錯環境。”[3]第一,創設問題情境,如在講重力之前引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這樣的直接的引入,能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強烈的求知欲望。第二,創設探索情境,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從被動式轉化為全身心投入的主動研究。因為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是按照前人對知識的探索來安排的。在傳授這些內容的時候要側重介紹知識的探索過程,為學生創設探索的環境。第三,創設成功情境,將學習中的一些疑難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自己通過歸納或者推理得出結論,會讓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激發勝利的喜悅。第四,創設評錯情境,給出的結論和學生的思維發生沖突,學生尋找錯誤原因的動機就會十分強烈,一旦錯誤被揭穿,肯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五,創設糾錯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教育自己,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獲得知識就不是老師硬塞的,而是自己理解了的知識,掌握也會變得更牢固。
2.4分層目標,分散難點,降低難度
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必須遵循學生本身的身心發展規律。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層次的問題,降低難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5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隨著教學理念和現代教育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運用多媒體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4]
2.6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要想營造一個適合學生身心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大環境,就必須要建立一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傳統的教育都是以老師為中心的,這樣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融入到學生中去,融入到教學活動去,和學生成為朋友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合作,它可以調動師生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從而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總之,我眼中的高效課堂是當前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要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八成學生高效率心理投入,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課堂中教師濟源市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的規律,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用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加強教師的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去探索最適合當前發展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段維萍.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華章,2011(19).
[2]王延海,劉桂娟.高效課堂教學提問之我見—中學生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11).
[3]李淑玲,再議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1).
[4]張海晨,李炳亭.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134-01
作者簡介:李孟,女,漢族,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