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勤
?
愛是永遠的陽光
□熊克勤
【摘要】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并時時關愛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形成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師生關系;健康心理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之所在,必須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既要當學生的良師,又要做他們的益友。筆者自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每接一個班,都會及時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盡快地了解他們的情況,包括性格、愛好、家庭狀況等,還隨時和科任老師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其在班上的表現。閑暇時,筆者都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相處:說笑話、講故事、做游戲、侃大山、談學習、學做人。在輕松的氛圍中,筆者了解到他們更多的信息,我們親近了,無話不談了,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讓他們心領神會。
比如,筆者班上的葉同學,他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他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爺爺奶奶的溺愛,他成了全班有名的“逃課大王”,長期逃課到網吧玩游戲。筆者曾找過他爺爺,但其爺爺表態,說是管不了他。于是,筆者私下找他談心,講述其父母在外的艱辛,讓他明白上學的重要性。談了幾次,慢慢就有了效果:他上課聽講明顯認真起來了。但由于逃課太多,基礎知識非常差,筆者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補課,幫他擬定學習計劃,并耐心開導他,幫助其樹立堅定的學習信念。在課堂上,只要他舉手,就給他發言的機會。此外,筆者還在課后安排幾名優秀的學生與他結隊﹑交友﹑談心﹑幫扶,慢慢的,他真正地融入到九年級(2)班這個大家庭。
1.幫助留守學生
我國著名教育工作者任小艾說過,“愛學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基礎。”所以說,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顆愛心,要愛每一個受教育者。尤其是留守兒童,由于他們長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加上隔代教育的欠缺,這些學生大多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學習習慣較差。而在農村中學里,留守學生的比例較大,所以班主任更需要細心觀察,用心引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留守學生家庭中,放縱溺愛型家長的比例比其他比例要高得多,其原因主要是監護人管不了,不會管。在這些監護人中,文盲比例較高,在學習上無法給他們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與留守學生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學生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中,無形中助長了其自私任性、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此外,由于他們遠離父母,缺少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常會引發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等。對此,班主任對留守學生應予以更多的關愛,幫助其樹立健康心理。
學生們平時和班主任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他們最信任、最親近的往往也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需要深入學生內心,了解他們的內在需求,并切實做到為其排憂解難。
2.關愛單親家庭子女
調查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心靈一般較脆弱,特別是那些有思想、有個性的孩子,他們往往很難接受家庭中闖入的另一人。因此,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筆者做到校內多關注,隨時問學習,隨處問冷暖,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校外多走動,通過多種方式與其家長溝通,包括電訪、家訪等形式,從而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為教育教學服務。
比如,廖同學的爸爸媽媽離異多年,媽媽在外地重新組合了家庭,有時回來也會來看看他;爸爸在家做生意,但一直不怎么順。后來,他爸爸也重新組合了家庭,夫妻兩人就外出打拼了。據了解,新媽媽對他還很是照顧,經常給他買衣服、鞋子,每個星期都會給他打電話。但廖同學有些抵觸,給買的衣服鞋子不穿,打來電話也不接,家里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一次家訪中,爺爺說孩子十分喜歡和信任筆者,希望筆者能幫忙勸說孩子,筆者答應幫忙。但據筆者了解,廖同學的自尊心很強,如果筆者直接進行勸說,會產生什么后果呢?筆者不敢輕舉妄動。
思索幾天后,筆者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感恩父母”的班會,班會上引導學生們談父母的辛苦,說父母為孩子的付出,道孩子們感受到的父愛、母愛……氣氛調動后,筆者話鋒一轉,要求學生說說“你為父母做過什么,應怎樣感恩父母呢?”隨后出示課件讓學生看視頻故事。(這其中就安排了組合家庭的情況,特別是廖同學這種現象的。)視頻放到一半的時候,即孩子抵觸母親的時候,筆者適時拋出問題:這個孩子的做法對嗎?會影響家庭的和睦嗎?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學生討論后,紛紛指責這個孩子的行為不對。筆者接著播放視頻,讓學生看到一個完美的結局——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繼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班會上看似順其自然,其實是特地指名廖同學,要他參與回答并說出他遇到這種事情時的處理方法。孩子平時很是聰明,這時更是不想在他喜歡的班主任面前顯示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因此,他的回答很完美。接下來,筆者大大肯定了他的做法,并做出總結:真心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也能像自己說的那樣去做。
此外,筆者還找來班級中幾個單親家庭的學生,當然也包括廖同學,給他們講家庭和睦的好處,給他們說爸媽雖離異,但絕對不會影響他們繼續愛自己的孩子。有時,筆者也會向孩子們撒善意的謊言:“你們的爸媽又給我打電話問你們的成績了、關心你們的精神狀態了,懇請我多多照顧你們……”還特意提到,廖同學的新媽媽也很是關心他,時不時會問起關于他的情況。
這次談話后,筆者十分注意觀察廖同學,發現他的確有改變,比以前開朗、陽光了許多,身上也時不時穿著新衣服、新鞋子,問他則笑而不答。后來,筆者又打電話問他爺爺,說是孩子有一天回來,自己找出繼母買的衣服、鞋子來穿,而且接了繼母打來的電話。由此可見,他從心里已經消除了對其繼母的抵觸情緒。年后,他爺爺特地到學校來表示感謝,說孩子對繼母的態度改變了,一家人的關系也終于緩和了,整個春節全家都開開心心的。聽到這樣的消息,筆者很是欣慰:自己的這份心算是沒有白操。
一滴水雖小,但它能折射出整個太陽的光輝。教師是平凡而普通的,平凡得猶如一滴露珠,普通得猶如一片綠葉,但在平凡的日子里記載著許多不平凡的事跡,在普通的生命里譜寫了許多不普通的樂章。教師的愛像春雨能滋潤學生的心田,教師的愛像路燈能照亮學生的方向,教師的愛像一把大掃帚,能掃去學生心靈上的塵土,教師的愛更像溫暖的陽光,照向每個孩子的心田。讓每一位教師都把愛心帶給孩子們,把陽光帶給孩子們,相信在愛的陽光雨露下,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奇跡。
(編輯:朱澤玲)
信息速遞
作者簡介:熊克勤,湖北省洪湖市雙語實驗學校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6-0128-02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冰心老人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了教育的先機。”教育就是一種愛的藝術,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噓寒問暖、一次有力的拍肩,一個頷首微笑,無不向學生傳遞著教師的拳拳愛心,讓學生備受鼓舞,獲得無窮的信心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