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興萍(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海高級中學)
?
試論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
梁興萍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海高級中學)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希望孩子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數學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而且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高中學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如何對高中數學教學進行良好的改革,使高中數學教學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的方向發展,成為每一個數學教師研究的話題。結合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通過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分析,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教學實踐
目前,高中數學課是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的主要途徑,數學課程的學習程度對高中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現階段,很多地區的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大多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說沒有對教育領域的改革進行落實,在教學過程中總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教師對學生的領導大于引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針對性不強,忽略學生的主觀感受,使得學生在數學課上主觀接受的信息過于雜亂,導致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厭煩心理,逐漸對高中數學課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現階段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方法中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刻不容緩,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對此問題展開了研究分析。
求異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問題時通過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探究的一個思維過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求異思維的運用在于拓寬學生解決問題時的思路。教師在給出學生問題后,先讓學生進行解答,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通過思考的過程,使學生從主觀上對求異思維進行一定程度的適應,長期的實踐會使學生在面對求異思維從剛開始的不抗拒到最后的理解接受。此外,教師在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方式,不能只通過一味的引導,最重要的是學生解題時進行自我思考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概念性的知識要從多個層面進行教學,通過舉一些實例,讓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對相同題目的不同解法進行列舉,使得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進行發散思維,從而對其邏輯發展進行積極的引導。
結合實際,教師應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轉變。我國教育領域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學習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問題,傳統的高中數學課教學延用一種“師本教育”的模式,在課堂上,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只能被迫地接收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輸,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把“師本教育”轉換為“生本教育”,就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形成互動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產生興趣,從而進行全面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定的互動環節,使得傳統教學轉變為互動式教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完成課堂教學。在這種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通過課堂互動使學生直接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有利于構建融洽的課堂氣氛。
高中數學教學應該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雖然說多媒體設備和傳統的黑板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是并不是說它就是完美的教學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教師應該辯證地看待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讓多媒體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其成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有利工具。同時,也應該恰當處理教學環境與課程教學的關系,把教學內容作為基礎來設定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把創造性的思維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環境構建,可以通過引導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感觀能力,對有限的理論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給予學生進行思維拓展的平臺。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讓研究性學習變得多一些。教師在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成長特點來引導學生理解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自由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角色,堅持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從而把創新思維融入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周秀峰.構造思想與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教研版,2008(7).
[2]孔慶新,孔憲毅.試論創造性思維的定義、特點、分類、規律[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8(2).
·編輯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