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明
(重慶市開縣義和鎮中心小學 重慶開縣 405400)
?
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探究
潘 明
(重慶市開縣義和鎮中心小學 重慶開縣 405400)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數學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向互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輕松學習的各種技能,讓學生愉快學習數學。
關鍵詞:數學學習 具體方法 激發 興趣
在農村中學生往往有相當多的學生對數學科不感興趣,產生懼怕心理,畏難情緒,甚至發展到厭學。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具有濃厚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直致掌握它。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究真知而帶有情緒性的意向性活動。它是一種認知興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活動體驗到學習的歡樂而形成的。它既是過去學習的產物、又是今后促進學習的重要動力。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的培養是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數學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當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前提。
作為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該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對數學展現其好奇心時,我們就要及時捕捉,予以保護,并使之深化下去。
例如: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后,有一道拓展練習題:“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學生獨立思考后,有下面一段對話——
生1:四邊形內角和是360°。因為長方形四個內角都是直角,和是360°。所以我認為一般四邊形內角和也是360°。
師:這位同學不錯,能從特殊到一般,得出四邊形內角和是360°的猜想,但在大膽假設的同時,我們也要小心求證。大家能進一步說明為什么嗎?
生2:我在一個四邊形里面畫一條線(展示她的畫法,實際上是一條對角線),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兩個就360°。
師:大家同意她的意見嗎?
學生們表示同意,正當教師準備進行課堂小結時,一個學生站了起來說:“老師,我不同意剛才那位同學的意見,我認為她的方法是錯的。我用她的方法試了試,在四邊形里面畫兩條這樣的線,就分成四個三角形,內角和一共是720°,多了360°。”
師:這位同學很細心,發現畫兩條對角線就多出了360°。為什么會多出360°呢?請大家也動手做做,在四邊形里劃出兩條對角線,仔細思考,分成的四個三角形內角和與原來四邊形的內角和有什么關系?
討論中同學們發現,多出360°是因為在對角線交點處,新增加了一個周角,周角恰好是360°。而這個周角不屬于四邊形的內角,在計算四邊形內角和時,要減掉多出來的360°。
遇到上面的情況,如果老師不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把他們的好問、好動、好奇看作是調皮搗蛋,甚至加以訓斥,那就會把好奇心扼殺在襁褓之中。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實行應試教育,許多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法授課,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絕大多數學生的智力和個性特長受到抑制,健康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發展和展示,大腦機械、思想僵化,產生了消極、自卑、畏難和厭倦情緒。在農村中學的大多數教師還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雖然對培養應試型學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卻忽視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主動性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應該說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與學的辯證統一的過程,應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聽懂一節課,或掌握一種數學方法,或解出一道數學難題是成功;利用發現法教學,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自己總結概括出數學概念,發現公式、定理的證明是成功;讓學生寫復習小結,當他們發現自己對知識的概括總結或設計繪制的圖表與正式出版的復習資料一樣,甚至更有特色,這也是成功。此外,教師的鼓勵與贊賞,優良的數學學習成績,都可算是成功。學生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他們在欣賞自己的成功時,就在進行興趣的自我培養;他們從成功的學習開始,就開始激發學習的興趣。
1.分組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置懸念,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興趣。
3.巧借順口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快速搶答,增強學生興趣。
5.通過幽默語言使講課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對提高數學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顯成效的,它需要在教學重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