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鋼
(鄱陽縣饒豐中 學 江西鄱陽 333126)
?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教育問題思考
朱蘭鋼
(鄱陽縣饒豐中 學 江西鄱陽 333126)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伴隨而來的是生態環境的持續破壞,對人類社會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對于此類問題,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加入環保教育知識,有助于進一步強化學生環保意識,能夠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從而為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做出一份貢獻,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由此,本文主要就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教育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就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以求在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人類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中學化學 環保教育 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類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伴而來的是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對于此類問題,迫切的需要進行完善和創新。作為教育工作者,中學化學教師更應該將環保理念傳輸給學生,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進行環保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潛移默化提高社會責任感,能夠用實際行動來捍衛人類的家園。由此看來,加強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教育問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以及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明晰自身社會職責,將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促使環保教育思想能夠貫穿化學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從以往的從粗放型教學轉變為集約型教學,促使化學技術更進一步發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將環保知識靈活融入其中,諸如在講述氯氣用途時候,應明白將氯氣作為漂白劑,盡管具有十分突出的消毒作用,但是消毒劑成分同水中有機物反應好產生致癌衍生物,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在硫酸工業制造過程中,學生需要明晰這些化學成分反應原理,深入掌握生產流程,并且對于工廠如何處理工業廢水進行觀察和深思,向學生闡明如果這些工業廢水得不到有效處理,排入江河湖泊將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環境[1]。實際情況是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匱乏,加之工業三廢處理成本費用較高,致使很多企業難以負擔,反而將更多的環保治理費用投入到擴大規模上,致使環境污染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理。對于此類問題,應轉變傳統思想,從治理轉為杜絕污染,將治理費用投入到新環保工藝技術的開發中,從根源上杜絕污染現象的出現。
就當前我國中學化學教材內容來看,其中環保內容較為常見,同綠色化學逐漸保持一致,對于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從環保角度進行客觀闡述,諸如酸雨、大氣污染、三廢以及溫室效應等等,在闡述相關概念的同時,向學生們揭示這些污染物的來源以及形成原因,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產生的影響[2]。當前我國中學化學教材中工業化學內容分布零散,不夠集中,所以教材中內容編排有待進一步完善。盡管如此,對于中學化學教材內容應提高重視程度,挖掘環保實例,諸如在講解化學元素、有機化合物的內容中,可以從環保角度開展綠色化學教學,強調一些有毒物質的性質和保存方式等等,像是氯氣、氟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白磷等有毒物質,在日常的存放和使用方法,可以采用黑體色特別強調。與此同時,中學化學教材內容對電鍍工業中無氰電鍍,在乙炔制作乙醛中加入適量的非泵催化劑的原理等等內容,只要對教材中這些實例進行客觀分析,同樣能夠獲得充分的環保教育。
化學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驗的學科內容,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同環保教育聯系十分密切,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環保教育思想,滲透環保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環保教育成效,中學化學實驗迫切的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3]。
1.實驗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理念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理念,教師需要明晰自身職責,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有效的掌握化學知識,提高環保意識。首先,對化學藥品進行定量化,對藥品取量進行微型操作;正確的示范化學實驗步驟,配置銀氨溶液時候,應結合實際需要加入適量的氨水,在一定時間段使用,如果長時間防止很容易導致溶液反應;不斷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對于一些廢棄的化學藥品或者溶液選擇合理的處理方法,諸如廢棄的溶液倒入廢液缸中,經過處理后才可以排放出去,這樣能夠將有毒的物質分解出來,防止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教師通過對學生化學實驗正確、安全的操作示范,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化學環保意識和科學嚴謹態度,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提升安全意識。
2.刪改有關實驗
化學教材中部分實驗可能存在危險性,對學生的人身安全產生影響,所以應適當的刪改化學實驗,諸如硝基苯自身的毒性元素,可以適當的將這樣的實驗刪掉;對于NO、NO2化學藥物的毒性問題,可以在Cu和濃硫酸反映、濃硫酸和濃硝酸反映等實驗中連接尾氣裝置。
3.創新和完善化學實驗
可以適當的推行微型化學實驗,這種實驗方法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特點,能夠有效降低化學污染,節省實驗成本和實踐,保護學生人身安全,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4]。微型實驗需要對一些常見的儀器設備進行萎縮,借助廢棄物讓學生自己制作微型實驗儀器,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有助于節約實驗出成本。與此同時,對于一些不方便做的實驗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模擬實驗,有些實驗可能會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和藥品,加之藥品較為昂貴,實驗過程中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所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模擬系統,不僅可以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節約成本,還能夠起到原本實驗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明晰自身職責,化學教學為環境帶來了什么樣的消極影響,通過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理念,有助于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能夠明晰環保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為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莊萍,毛云,強娜. 論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綠色、環保教育[J]. 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6):123-128.
[2]潘高子. 構建高效課堂的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教學機智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4.
[3]郭艷濤. 中學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8):121-122.
[4]陳新.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的實施與思考[A]. 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人事廳、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人事廳、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