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 Personality Status under 16 PF of Top Fe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in Sichua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江 偉
Jiang Wei
?
四川女乒一線運動員16PF人格現狀與對策研究
Present Personality Status under 16 PF of Top Fe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in Sichua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江偉

作者單位: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廣東 廉江524400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rts and Sciences, Lianjiang 524400, Guangdong, China.
前言
眾所周知,乒乓球是一項既需斗勇,更需斗智的開放性技能運動,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競爭,其實也是其人格特質在賽場上的一種展現和較量。除了技術、戰術和體能之外,還需要運動員具備穩定性的心理,靈活性的應變,堅韌的意志品質以及對比賽過程的專注能力。這些都是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必須具備的人格因子。尤其在當今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乒乓球運動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訓練方法和手段大多已無秘密可言,高水平運動員在技術、戰術及體能之間的差距相對縮小,勝負往往取決于比賽過程中心理狀態的優劣。若運動員技戰術水平和體能狀況相當,那么她們人格因子的完善程度,往往就會成為比賽的分水嶺,就會成為最終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重大賽事中,就顯得愈發彌足珍貴。從這層意義上講,運動員的人格因子是否完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是決定了她們所能達到的競技高度。為了全面準確地了解四川省女子乒乓球隊一線運動員(以下簡稱:被試)的人格特質,并據此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訓練, 塑造運動員理想的人格模式,培養與其人格特征相適應的技術風格和戰術打法,提高運動員的成材率,筆者以卡特爾16PF人格測試量表為工具,對該運動員群體進行了實地測試,以期取得拋磚引玉之功效。
1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共計8名被試,且均為四川省女子乒乓球隊一線運動員,平均年齡18.2歲、平均訓練年限 11.3年、其中運動健將2名,一級運動員5名,二級運動員1名。
以美國心理學家R. B. Cattel教授編制,華東師范大學戴忠恒、祝蓓里教授修訂的卡特爾16項個性因素測驗量表為工具,統一按照引導語對被試進行人格測試。在測得原始數據后,運用SPSS11. 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并作樣本差異顯著性的分析檢驗。
2研究結果與分析
表1的研究結果顯示:被試16PF因子均值得分有9項高于成人常模呈現高分特征,即:樂群性、穩定性、侍強性、敏感性、敢為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緊張性。其中,憂慮性P值為0.016﹤0.05具顯著性差異,另有侍強性和敏感性雖不具統計學顯著性差異,但P值接近0.05的臨界值所以這兩項指標仍然值得關注。該群體聰慧性、興奮性、有恒性、懷疑性、幻想性、獨立性、自律性7項因子得分均低于成人常模,其中僅自律性因子具顯著性差異,聰慧性、獨立性P值接近臨界值,但不具顯著性。
綜合以上特點分析認為:被試群體與全國成人常模相比,較為典型的人格特點表現為:憂慮性和敏感性高,能夠精確分辨事物間細微的差別,并作出相應反應,所以憂慮煩惱比常人多; 較少掩飾和畏縮,有敢作敢為的精神;自律性低,自我約束力不夠,有時不能克制自己; 知識儲備不夠,聰慧性偏低,所以抽象思維能力稍有欠缺;個人獨立能力不強,依賴隨群,愿與人共事,而不愿獨立孤行,需要團體的支持以維持自信。(見圖1)
表2結果顯示:被試四項次元人格因子均值得分都高于成人,其中只有內向與外向因子具顯著性差異,其余三項均不具統計顯著性。

表1 女乒組被試16PF因子與我國成人常模比對表
注:N樣本數X平均值SD標準差

圖1 女乒組被試16PF因子與我國成人常模比對圖

次元人格因子XSDMAXMINPX1適應與焦慮5.761.087.64.40.513X2內向與外向7.501.9410.94.80.022X3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5.881.157.94.30.387X4怯懦與果敢5.761.428.23.80.618
注:N樣本數 X平均值 SD標準差 MAX最大值 MIN最小值
以上研究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四川女乒一線隊員普遍趨于開朗外向,并且特征明顯,安詳機警,行事果斷同時焦慮感要稍高于普通人群,但表現并不明顯。
表3結果顯示:被試四項綜合人格因子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其中心理健康和創造力因素不具顯著性差異,專業有成就個性因子得分具顯著性差異,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具高度顯著性差異。

表3 女乒組被試綜合人格比對分析表 (N=8)
注:N樣本數 X平均值 SD標準差 MAX最大值 MIN最小值
研究表明:Y1心理健康因子總分在4~40之間,平均為22分,低于12分者僅占10%;而8名被試平均分為21.38分,所以該運動員群體情緒的穩定性和心理健康指數屬常人平均水平,其間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我們不應忽略其中存在著16分的低分個體,對此必須保持足夠的重視。
Y2專業而有成就個性因子總分在10~100之間,平均為55分,67分以上者應有其成就;8名被試的均分為50.75分,顯著低于普通人群的平均分,這表明被試群體,在專業成就上也許不會有太大作為。
Y3創造能力個性因子的標準分為1—10分,普通人群均值是5分;而將被試的原始分80.50分換算成標準分后其得分為5.5分,由此可見被試群體創造能力與普通人群無顯著差異,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標最高得分為87分,標準差是0.796 ,所以該群體中同樣存在創造力較為出眾的個體。
Y4適應新環境能力因子,總分在4~40之間,平均為22分,不足17分者僅占10%,在工作和學習上的成功可能性較小。27分以上者則有成功的希望;由表3可知被試均分為16.88分,相對普通人群得分明顯偏低,而且最低分僅為 11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結論與建議
四川女乒一線運動員16PF人格因子中有9項呈現高分特征(即均值大于常模),有7項呈現低分特征(即均值小于常模),其中具有顯著性差異的是憂慮性和自律性,其他因子雖有差異性,但不具統計顯著性。
四川女乒一線運動員二元人格測試的四項指標,均呈現高分特征,且內向與外向因子具顯著性差異;這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四川女乒一線隊員普遍趨于開朗外向,并且特征明顯,安詳機警,行事果斷同時焦慮感要稍高于普通人群。但無顯著性差異。
四川女乒一線運動員綜合人格特征表現為:心理健康和創造能力屬常人平均水平,但也存在例外個體;專業成就和適應新環境能力顯著偏低,尤其是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按照測量標準,27分以上者應有專業成就,但是女乒群體得分無一達到,且最低分僅為11分,具高度顯著性差異。
針對運動員憂慮性高,自律性低的特點,運動隊各級管理者應盡可能多與隊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加深相互了解,調整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適度緩解或消除運動員過于緊張憂慮的不良情緒,同時提高運動員自律能力。
針對運動員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的特點,運動隊的管理者應適度下放管理權限,有目的的鍛煉隊員們的自理和自律能力。
日常訓練中,應適時穿插一些科學有效的心理訓練方法,使運動員掌握一兩種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和自我放松的心理手段,并持之以恒,打好日常心理訓練的堅實基礎。
注意觀察了解隊員的個性特征,并確立與之性格特點相適應的技戰術套路,并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風格打法,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問題不僅事關運動員個人未來,而且事關運動隊的長遠發展,事關乒乓球項目的健康發展,事關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它更與我們全力構建的和諧社會息息相關。所以在提高競技成績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運動員人
格特征的塑造與完善過程,他的價值遠非榮譽和金牌所能比擬。
參考文獻:
[1]郭永玉.人格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2]張瑛秋,孫麒麟,嚴春錦.中國優秀青年乒乓球運動員心理特征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2).
[3]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4]陳靜,溫紅博,鄭海燕,等.乒乓球運動員人格特征對比賽成績及專業發展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6,(4).
[5]張波,任大為.我國競技體育現代化進程中運動員的人格轉型與塑造[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3).
Jiang Wei
摘要:本文以卡特爾16PF人格量表為工具,對四川省女子乒乓球隊8名一線運動員進行了人格測試,結果顯示:該群體憂慮性較高,自律性較低,與常人相比性格更趨外向,專業成就能力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偏低,且具顯著性差異。針對以上特點,結合訓練實際,筆者提出了相應的研究對策,以期為四川女乒選材、訓練、競賽和管理工作,提供些許有益參考。
關鍵詞:四川女乒;人格現狀;對策研究
Abstract:This article tests the personalities of 8 top fe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in Sichuan by means of Cattell’s 16 P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group has a high sense of anxiety and low sense of self-discipline. Compared with ordinary people, they are more extroverted and tend to have low abilitie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and adaptation to new environment. In view of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hope of giving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on the selection, training,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in practice by combining training practice.
Key words:Sichuan fe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present status of personality;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作者簡介:江偉(1973-),男,湖北襄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3.050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3-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