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蘇娜
?
中年級聽障學生親子閱讀現狀調查及引導方法
●朱蘇娜
摘要:在聽障學生家庭開展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的有效手段。對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年級聽障學生親子閱讀調查分析表明,目前大部分聽障學生未享受親子閱讀,需傳播親子閱讀理念、普及親子閱讀方法,利用多樣的方式呈現親子閱讀成果。
關鍵詞:中年級聽障學生;親子閱讀;現狀;引導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養、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親子閱讀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年級聾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如能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注和引導,就能將好的閱讀習慣貫穿于生活,并從中受益。目前,我校的中年級聾生親子閱讀狀況如何?學校該如何引導家長關注親子閱讀呢?為此,我們進行了以“中年級聾生親子閱讀”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
調查共選取了學校四至六年級的聽障學生共29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4名;寄宿學生11名,非寄宿學生18名。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問卷測試和個別訪談兩種方法。自編問卷共設計了13個問題,包含家庭閱讀的環境、家長自身對待親子閱讀的認識以及現有的做法等內容。為確保問卷的可操作性,問卷以選擇題為主。為確保調查的準確性,此次調查分為學生問卷和家長問卷兩部分。
學生問卷由各班語文教師負責統一講解,答卷過程中,對學生不能理解的題目進行詳細闡述,以求最真實的反饋。家長問卷發放前,也由各班級語文教師負責將本次調查的意義和目的告之學生家長,并逐個電話通知家長到校進行答卷。對不識字的家長,還采用了一對一輔助的方式,由語文教師進行現場提問與記錄。經統計匯總,兩次問卷結果基本一致。
(一)對親子閱讀理念的調查
這部分調查由“什么是親子閱讀和課外閱讀對聽障孩子的影響”兩部分組成。從調查結果看,有65.5%的家長表示對“親子閱讀”完全不了解;其余家長表示雖然聽說,但并不了解具體該怎么做。雖然對親子閱讀不甚了解,但有72.4%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多讀課外書,拓寬知識面,提高理解和交流能力。
(二)對親子閱讀環境的調查
該部分調查包括對家庭閱讀設施和閱讀氛圍的調查。家庭閱讀設施包括:是否有書柜、是否有藏書;閱讀氛圍調查包括:家庭成員是否有閱讀的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58.6%的家庭沒有購買書柜,29戶家庭的平均藏書約20本;55.1%的家長在家有看書或讀報的習慣。
(三)對親子閱讀現有做法的調查
這部分調查,主要包含了“家長每天陪伴孩子閱讀的時間、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閱讀交流、家長怎樣為孩子選擇書籍”三項內容。
調查結果顯示,有13.8%的家長經常陪伴孩子讀書、62.1%的家長偶爾陪孩子讀書、24.1%的家長從不陪孩子讀書。在閱讀時間方面,27.5%的家長每天花半小時以上和孩子一起讀書,44.8%的家長所花的時間為半小時以下,另有27.5%的家長沒時間陪孩子閱讀。在“如何與孩子進行閱讀”調查中,51.7%的家長會讓孩子自己讀,自己只在旁邊督促;27.5%的家長表示,陪孩子讀書需要花時間與精力,比較辛苦,但還是會堅持陪孩子,并給孩子講解書中的內容;27.5%的家長感覺與孩子一起閱讀,探討書中的問題,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家長為孩子購買書籍時,更側重于選擇作業輔導類書本,科學類、歷史類、名著類書籍相對較少。
(一)重視親子閱讀理念的傳播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只有很少一部分聽障學生家長聽說過“親子閱讀”這個詞匯,絕大部分家長從未進行過親子閱讀。分析現狀,主要由兩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是由于聽障生家長的整體文化層次較低,導致他們對閱讀文化的不甚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聽障學生家長對孩子低期待,許多聽障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有聽力殘疾,沒有語言基礎,于是他們只重視對孩子學科知識的灌輸而忽略閱讀興趣的培養、親子關系的構建。對于這些家長而言,了解“親子閱讀”的意義,是鼓勵他們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第一步。學科教師必須承擔起對親子閱讀理念的傳播重任,通過召開家長會議,與家長共同探討親子閱讀的必要性;通過分享成功案例,讓家長直觀感受親子閱讀的魅力,從而告訴家長什么是親子閱讀、為什么要開展親子閱讀,最終引起家長的重視,得到家長的支持。
(二)重視親子閱讀環境的營造
環境對于孩子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調查顯示,聽障學生家庭閱讀環境不容樂觀。沒有書柜、沒有藏書、沒有閱讀氛圍是主要問題。我們要給家長推薦好書,鼓勵家長加入到閱讀隊伍中來,還要動員有實力的家長為孩子購買書桌、書柜、書籍。對于經濟困難的家庭,要動員學校教師、社會愛心人士與其結對,幫助他們營造溫馨的閱讀環境,讓家成為閱讀的港灣,讓聽障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閱讀小天地。
(三)重視親子閱讀過程的指導
從調查中我們也了解到,大部分聽障學生家長意識到了課外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但因缺少具體方法的指導而無從下手,久而久之便錯過了最佳的習慣養成期。學科教師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開展親子閱讀指導。
第一步:教會家長選擇適合聽障學生的書籍。開展親子閱讀,讀什么很重要。首先要考慮思想健康,有教育意義;其次是要語言文字可以讓孩子接受;然后是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家長對學科知識類書籍的選擇遠遠多于其他書籍。而事實上,歷史、科學、人文類書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更為重要。中年級的聽障學生,經歷了三四年的語文學習,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書籍的選擇也有了自己的偏好,而這一年齡段的聽障學生也開始對社會、自然、科學等領域有了探索欲望,因此,我們要引導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意愿,當家長不會選擇時,教師可以介入,通過“推薦書目”,指導家長與孩子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材料。
第二步:教會家長選擇合適的親子閱讀時間。親子閱讀需要空間,也需要時間。但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很難靜下心來享受閱讀的快樂。而閱讀需要定力,靜下心來認真仔細地閱讀才能有所收獲。在關于閱讀時間的調查中,我們看到能夠陪伴孩子達到半小時以上的家長只占了三分之一。對于非寄宿學生,我們要教會家長選擇晚上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閱讀,比如睡覺前、晚飯后等等,讓親子閱讀變成每天的必修課。對于寄宿學生家長,更要讓他們珍惜孩子周末回家的機會,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在親子閱讀中增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第三步:教會家長選擇科學的親子閱讀方法。中年級聽障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思維習慣也正慢慢形成。這個階段的親子閱讀,應側重于對閱讀材料的分析、感悟。聽障學生閱讀能力存在差異。因此,家長在親子閱讀指導中要根據孩子的現實能力,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重視親子閱讀成果的展示
在聽障學生中開展親子閱讀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在此期間難免會出現懈怠情緒。為了保持家長孩子的熱情,必要的激勵手段也不可或缺。我們可以定期組織“媽媽給我講故事——親子故事會”“我家的書柜攝影展”“好書推薦”“美文摘抄”“親子閱讀感悟”等活動,評選出“最會講故事的爸爸/媽媽”“最佳親子閱讀組合”“最佳推薦書目”等獎項,以此展示親子閱讀成果,豐富親子閱讀的形式,提高聽障學生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762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21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