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萍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一中學)
?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強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趙榮萍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一中學)
摘要:由于生物是一門需要理論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的學科,所以,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對于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進行詳細學習,還有就是讓學生通過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觀察能力;能力培養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生物學習方面的培養不僅是通過日常的學習,還有就是對于生物觀察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是通過本人的教學經驗,得到了幾點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通過不同的實驗方式可以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實驗知識,不僅僅能夠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還有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對于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內容。
以在實驗過程中最常用的層次觀察法為例,在實驗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還有通過實驗要得到的內容,這樣的話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了解所要進行實驗的方向。然后就是根據目標循序漸進地進行每一個步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隨著問題的不斷解決,離實際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比如,在進行洋蔥表皮細胞的觀察實驗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一塊洋蔥的結構,讓學生找到一塊洋蔥的表皮輕輕撕下來,再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學生觀察之后能夠得到洋蔥的基本結構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看到細胞的運動和組成的形態。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于單個細胞的組成進行觀察,每個細胞中的組成部分,以及細胞的排列情況等等。在學生觀察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了解一下學生的觀察結果以及掌握程度,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等媒體設備把一個比較大的細胞組織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然后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細胞的每一個組成部分,與自己剛才實驗觀察的有什么相同、不同之處,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夠把通過實驗觀察到的現象與教師教授的知識相結合,這樣能夠保證學生的理解更加透徹,并且還能通過實驗的結果對于其他生物的組成也有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新知和鞏固,還需要讓學生在實驗的時候學習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識,這樣的話不僅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還能夠提升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和一些生活技巧的應用。比如,在進行鯽魚的解剖學習中,把基本的步驟教給學生,然后讓他們自己進行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鯽魚的跳動而沒有辦法順利進行實驗,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用浸濕的毛巾包住鯽魚,這樣的話就會比較安靜,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為什么要用毛巾包住鯽魚的理由,是為了要讓鯽魚能夠吸收一些水分,這樣保證它的呼吸順暢,學生也能通過這點學習到一些生活上的常識。
細致觀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通過觀察對于知識進行結合,然后找到藏在知識里最本質的東西,然后通過表象看到本質,這樣的話才能讓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并且,還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其他問題的時候找到更加深刻的東西。所以,初中生物教師應該以生物的實驗為契機,然后通過對于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他們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提升自己的思維高度,不斷發掘事物的本質現象。
總之,教師應該通過初中生物教學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使學習成績得到提升,并且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武玉光.怎樣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3(03):95.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