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長坤(梨樹縣萬發鎮中學)
?
初中語文教學是否應與傳統美德教育掛鉤
車長坤
(梨樹縣萬發鎮中學)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初中教學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要內容。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在于培養學生基本的字詞句篇知識,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傳統美德文化的影響和熏陶,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質以及思想境界提供良好的基礎平臺。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在無形之中滲透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思想道德意識;傳統美德;語文教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人理想的生活軌跡,在這樣的一生之中無疑不表現出對道德的提升過程。在《禮記·大學》中提到,“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就告訴我們,傳統的美德教育也要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統一步驟進行,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進行積極的引導。例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誠信的重要性,用孔子在《論語·為政》中寫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列舉一些失信道德引導的不良后果。然后再引導學生珍惜時間,用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治學名言,“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見池塘春草綠,階前梧葉已秋聲。”
例如,在學習《陳太丘與友期》時,列舉一些熟悉的誠信故事,讓學生積極反思,踴躍發言,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的概括,發人深省。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讓學生聯想平日里爸爸媽媽的辛勤勞作,如何為自己默默付出。通過組織小組合作討論學習,使得學生分享自己爸媽的辛苦,反思孝道的重要性。借此機會,引入一些古代人關于孝順的相關名人古句,比如“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然后不但強化學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人倫孝道。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過程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善于發現美、感受美的存在,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徐衛東.文言文:熏陶人文精神[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 (03).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