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本能(重慶市江津區塘河中學)
關于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方法研究
萬本能
(重慶市江津區塘河中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全面提高。簡單探討了新課改下加強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的措施。
新課改;主體作用;探究學習能力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教師只有讓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發展思維,激發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做數學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
進入初二學習階段,我發現所任教的數學教學中,許多原來數學學科的佼佼者成績都有所下降,造成成績滑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被動學習、學不得法、不重視基礎。如何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上述問題呢?我查閱了許多資料,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對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策略的研究,探索學習方法指導原則、策略、途徑、形式、評價,豐富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理論,積累經驗,為開展同類研究的老師提供范例。同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行為的主觀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是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的先決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的學習沒有興趣作為基礎,那么,教學的效果、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的順利開展,也才能夠保證探究性教學能夠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創設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情境。這樣才能夠成功地帶領學生進入到探究性學習的角色里,既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又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第二,建設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氛圍。良好的、有效的學習氛圍更能夠直接地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熱情地投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進而從本質上確保了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的效果以及質量;第三,設計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方案。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設計適度可行的探究性學習方案,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發現過程中獲得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學習方法的整合內化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苦的過程,需要教師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抓起,有計劃、有意識、有序列地進行持之以恒地訓練。
1.操作發現
在開展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因為通過自身的實踐操作所發現的知識才是學生自己的知識,而通過教師的講授所獲得的知識卻還需要通過消化、接收才能夠得以轉換。
2.猜想驗證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產生很多的猜想,比如說對題目答案的猜想、對理論知識的衍生產生猜想等,而這時候如果教師直接給學生公布答案,學生的思維便會停止在猜想的階段,從而不利于學生良好探究習慣的形成。正是因為這樣,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對自己所產生的猜想進行驗證的實踐,因為通過不斷驗證、不斷實踐,學生的能力就會獲得不斷提高,而這種通過自身驗證所獲得的知識,是不需要任何轉換的。換句話來說,這種知識才是學生自身的知識。不僅如此,在驗證的過程中,學生還會形成探究的習慣,進而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規律。
3.觀察歸納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過程,其本質就是不斷觀察、不斷歸納。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初步地認識知識,從歸納的過程中將知識內化,從而真正過程將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東西。正是因為這樣,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探究性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對知識的觀察、分析、總結、歸納,從最初的引導逐漸地發展成為學生自身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覺地、主動地分解知識。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從不同的知識角度進行觀察、分析、總結和歸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初中數學知識點,也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模式、探究模式,最終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能力以及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學生多加練習,將學習方法運用到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發展,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探究性教學方法,則能夠促進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從根本上獲得成長、獲得進步。學習方法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在教師指導的同時,也需要學生自己的摸索與創新,以達到為學好初中數學的目標。正是因為這樣,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及時、積極地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條件將探究性教學融入課堂教學當中,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1]陳金洪,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探究性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10(4).
[2]智粉芹,孫宏偉.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探究性教學[J].新課程:教師,2010(9).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