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春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曲水中心完小 云南普洱 665907)
給學生煨煲心靈的清湯
——試論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方愛春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曲水中心完小 云南普洱 665907)
后進生的心理很敏感、很脆弱,所以更需要別人的關愛。為此作為班主任應該給學困生一顆“心”。以“心”,作為教育的出發點,那么學生將會變得更加“健康”。我們要做到:首先,探討后進生形成的心理原因;其次,轉化后進生的措施。轉化“后進生”必須先從“后進生”的行為表現入手,深入探察“后進生”行為形成的心理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取得顯著成效。
后進生 轉化 班主任 班集體
在每一個班集體中,總是會有占有一定數量的“后進生”,他們的存在不僅影響了班級的教育教學質量,而且還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促進“后進生”的轉變,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可是,由于“后進生”行為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又不能靠簡單容易的辦法解決,因此,“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直是咱們當教師的一大困難。
1.一種是自卑心理
通過調查發現,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家庭不健全。第二是學生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第三是在學校里(尤其是在課堂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老師的打擊,學生的情緒就會極度低落,郁郁寡歡,心里會籠上失敗的陰影,最終會產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后進生”有兩種行為表現:一種是自我封閉。不愿意與人交流和交往。課堂上,不敢或不愿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老師提問的情況下,也拒絕回答問題。組織合作學習的時候,不愿與別的同學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但自己又無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在活動中,常常不去主動接近別人、與人協作,顯得相當孤獨。另一種表現是自暴自棄,不思進取。這一類學生因為總是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于是在學習的各種活動中,往往表現為“破罐子破摔”,想著自己反正是做不好的,干脆就不做。長期這樣,惡性循環,便失去了學習興趣,感受不到學校生活的樂趣。甚至發展到經常逃課,嚴重的甚至中途輟學。
2.一種是逆反心理
通過調查發現,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也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源于家庭對學生的縱容。第二,來源于學校或家長的高壓。如果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或者學校老師給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都會使學生感到壓力太大。當這種壓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時,其情緒就會走向反面。由于對來自家長和老師的高壓的反感,學生就會厭惡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第三,來源于家庭問題。父母離異和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變故而受到傷害,就會產生對人的不信任心理,這種不信任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就會擴散,產生對社會的仇視心理,從而進一步發展成逆反心理。
1.在班級活動中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以便更好地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班集體對轉變后進生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班風班貌,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平時,班主任應十分重視組織后進生參加各種活動和社會實踐,發揮他們的愛好特長,縮小與優等生的心理差距。每位后進生都有他們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引導、發現。在班級中組織學生互助小組,使后進生的學習困難得到及時的解決,形成團結互助的學習氛圍。同時,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及時反饋信息,便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進行鼓勵,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促使學生能夠得到不斷的進步。
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研究后進生的心理特征。后進生自尊心和自卑感交織在一起,處在矛盾之中,對教師、同學經常有“對立”的情緒。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以心換心”。愛的教育是整個轉化過程中一副最好的“良藥”,是進行轉化的開端和取得效果的前提。首先,運用談話讓后進生感到師長的慈愛和溫暖,再探求其心靈之秘。談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談話方法要有的放矢;語言要平和、嚴肅,不能威脅、指責、諷刺挖苦、傷害人格;要允許本人講話和表露自己的見解。其次,要掌握后進生的認識水平和個性特點,不能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可見轉化后進生一定要像一場“及時雨”,掌握適當的力度,講究適當的方法,給他們進步的信心與勇氣。
2.用情感喚醒后進生的學習熱情,以便增強學習興趣
“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兼有父母親昵的溫存、督促的嚴厲與嚴格的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興趣。那些讀寫能力、自控能力、注意能力較弱的學生,由于受到教師、家長過多的批評、指責,挫傷了自尊心,心里委屈而自卑。對這類學生,我們應該是用“母愛去感化他們,時時提醒,個別交談,以正面教育為主,幫他們解憂,釋疑,排難。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振作起來,走好自己的生活之路。對學習方法有問題的學生,以鼓勵為主,幫助他們找到失敗的原因,介紹學習方法,幫助他們逐步提高學習成績。對學習習慣差的學生,采取幫教、結對子的形式,多與家長聯系,共同督促他們盡快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堅持正面教育,因為一次表揚可以取代無數次的批評。因為自信能強化個體意識的自覺性,擁有一顆良好的自信心是人走向成功的一大航標。
3.做好后進生的思想引導,以便讓他們走好正路
班主任要做好和學生的思想溝通工作,一旦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現了問題,必須堅持平等的,耐心的,經常的和不指責的原則,讓學生把他們心里所想的真實地說出來,然后教師再把自己的意見,以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以此幫助他們改正缺點錯誤。
是啊,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我們用心引導,好好轉化后進生,做好他們心靈的引導,時時給他們煨煲心靈的清湯,就能讓他們成為健康發展的好孩子。總之,作為與學生思想交流最多的班主任,承擔著學生人格形成的重任。為此應該深知轉化“后進生”,必須先從“后進生”行為表現入手,深入探察“后進生”行為形成的心理原因,對癥下藥,一定能把學生培養成國家需要的自信、開朗,勇敢、樂觀、自強的健康的新型人才,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我們的國家就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強盛的國家。
[1]馬文秀.如何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J].教育革新,2008年08期.
[2]李孝瓊.學困生自卑心理的探討與轉化[J].青海教育,2005年12期3.
[3]任子華,周鳳果.學困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糾正[J].成才之路,2010年24期.
[4]劉海燕.“學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