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瑞

摘要:三維動畫是當代影視動畫藝術的一個重大飛躍。三維動畫通過虛擬的空間,特殊的表現手法將動畫制作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動畫角色的肢體語言是三維動畫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文章以三維動畫藝術中角色的重要性展開闡述,通過闡述動畫運動規律與動作肢體語言的關系,重點對角色肢體語言藝術創作在動畫中的獨特魅力進行論述。說明肢體語言設計是體現三維動畫角色語境的性格、內心世界表現的關鍵。
關鍵詞:三維動畫;肢體語言;造型藝術
在數字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數字三維動畫設計已是當今動畫的主流。從現代電影票房來看三維動畫收入也是的頗豐;從動畫觀眾的角度來看,早期的動畫觀眾主要是以青少年為主,而從現代技術的發展和影視藝術水平的提高,三維動畫的觀眾已經沒有年齡界限,并且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三維動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藝術表現手法的獨特性,它具有空前強大的表達力。不僅可以以逼真的手法制作出世間存在的所有事物,更可以以藝術的手法制作出不存在的一切。
在三維動畫中,三維角色是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充滿豐富想象力的。三維動畫中的角色是多樣化的,除了人物外,還可以是動物、生物以及怪物等成為三維動畫的角色。所以說三維動畫的角色設計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三維動畫做不到的。三維動畫片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通過三維技術以“擬人化”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這些獨特的設計表現藝術與動畫動作“擬人化”的表演結合,可以讓觀眾對角色產生新鮮、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三維動畫制作中,肢體動作制作、角色的表演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從角色的表演藝術上來看,角色的表演手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肢體語言的設計能夠將角色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的表演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肢體語言我們又可以把它稱為身體語言,角色可以不通過說話,通過動作表情展示出角色的性格、性別、心情以及各種活動等。使觀眾通過肢體活動,識別出角色的年齡、性格、情緒心境等。作為動畫設計師來講,怎樣讓角色形象鮮活起來,怎樣能通過動作表現出角色的個性特征以及角色的內心世界,掌握動畫運動規律、動作設計以及具備豐富想象力是制作的重點。
動畫中肢體語言設計離不開動畫運動規律的掌握,動畫運動規律來源于生活,通過對客觀事物運動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將這些運動規律通過藝術的手法加以處理,然后再運用到動畫中。作為動畫師除了要具備很好的繪畫功底,還要深入生活、深入角色、學習運動規律,掌握表情表演和肢體語言表演的技法,將動畫中的角色通過肢體語言有思維、有靈魂的在劇情體現出來。
動畫制作中,藝術創作是整個動畫的靈魂,不管從劇情、角色、場景等各個方面,藝術的創作也貫穿著整個動畫制作當中,包括肢體語言。優秀的動畫角色的設計離不開它的動作設計。如果在動畫中角色動作的制作中,按部就班根據動畫運動規律進行正常的演繹的,那也稱不上是動畫藝術創作,但是不掌握動畫運動規律更不可能完成角色動畫藝術創作。動畫創作來源于生活,動作設計是建立在動畫運動規律基礎之上的。作為動畫師除了要學習和掌握動畫運動規律,還要不斷的超越原有的動畫模式,打破傳統的動畫規律形式,在其基礎上再加工、再創作。在動畫藝術創作中,對角色動作的藝術加工可通過夸張的手法,幽默的手段,擬人化的表演等形式精彩演繹,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合理運用藝術手法創作,將動畫語境中角色肢體語言表演更加豐富多姿多彩。
在三維動畫語境制作中,角色肢體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與表情動畫。大多數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動畫是同時進行的,可以說表情動畫也是肢體語言表達的一個部分。在三維動畫中,動畫表情的創作深刻演繹渲染著整個動畫的劇情。特別是在三維動畫技術革新后,角色表情的制作與刻畫技術更加出神入化。在動畫制作中,相對三維動畫表情刻畫比二維動畫更加豐滿,立體感更強;如擬人化角色,通過擬人手法重點刻畫表情動畫,突出角色的性格,內心動態等。
角色動畫的表情動畫主要通過面部進行表現。面部表情動畫包括喜、怒、哀、樂、恐等。這些表情是建立在劇情的變化基礎上的,不同劇情表情反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可細分為很多種。比如說笑,笑可以分為微笑、大笑、狂笑、爆笑等;再比如說怒,怒可以分為明怒、暗怒、自然憤怒、愧疚的憤怒、超越情緒的憤怒等。這些表情根據劇情、角色不同,有著不同的表情變化。動畫表情和肢體語言一樣,表情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動畫師通過學習五官解剖知識,學習表情動畫運動規律,再結合三維對動畫角色的內心以及性格等要求,以藝術創作的手法表現出來。
現實生活中拍攝的電影,可以制作為無聲和有聲的,那么動畫也是如此。在很多動畫制作中,不是所有劇情都通過語言進行傳達,表情肢體語言這種無聲語言來傳輸角色當時的動態、情緒等,可以說肢體語言在動畫中占著重要的部分。在動畫肢體語言表達中,肢體語言的設計要有很強的科學性、藝術創作性以及動作的嚴謹性。肢體語言主要通過動作、姿態進行角色動作的表達,表達的形式建立在動畫運動規律的基礎上,再通過藝術的加工將肢體表演藝術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從肢體語言的科學性來看,肢體語言在表達的過程中要注重動作運動的節奏,注重動作的藝術表現手法。角色動作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對動畫運動規律的掌握,結合角色在動畫中的定位,進行藝術加工制作。
從肢體語言的藝術創作性來看,肢體語言設計在動畫中,可以通過動作的制作表達出角色內心的世界,以強調和夸張的藝術手法,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在做什么,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動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以夸張的手法表示事物。在動作表達中,夸張的表現手法有很多種。比如說走路小心翼翼,我們可以通過擠壓、拉升這種夸張的手法結合到走路運動當中,完成角色夸張動畫的制作。將角色內心世界展示出來,演繹出角色的性格。動畫設計師還可以通過一些習慣性的動作來體現出該角色的內心性格。比如說冰河世紀里面的松鼠,一見到堅果就會沒命的去追。表達出它對堅果的追求以及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詼諧幽默的表達手法,演繹出這只小松鼠的內心世界,并讓觀眾把它深深地記入到了腦海里。再比如說功夫熊貓里的熊貓,動畫師以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在動畫中導演運用了夸張的肢體語言,使得角色龐大圓潤的熊貓最終成為了功夫高手。在功夫熊貓的打斗場面中,動畫師能夠很好地把握動作的速率、強弱,并把幽默的手法加入到肢體語言當中,使得整個打斗場面看起來又緊張、又幽默。這部電影時間并不算長,但是看起來相當有趣,特別是熊貓豐富的肢體語言的表達,將熊貓的內心以及性格刻畫的如此到位。讓觀眾們是看到這個熊貓如此可愛的一面,并且給全場觀眾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也正是肢體語言藝術創作恰到好處的表現,使得整個動畫更加豐富多彩。
動畫是賦予角色生命力的,肢體語言的表現是角色動畫的關鍵。作為動畫師要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性格,不僅要掌握動畫運動基本規律,更要多表演,多觀察和多體驗生活;通過豐富的藝術的創作手法和動畫運動規律結合,才能設計出人們喜歡的角色,給角色賦予生命力,將角色的表演更好的將角色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參考文獻】
[1](美)弗蘭克·托馬斯,奧利·約翰斯頓.生命的幻象:迪斯尼動畫造型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04;
[2]于曉華.先鋒數字藝術--全球50位數字藝術家作品賞析及訪談.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08;
[5]詹青龍.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01;
[6]孫立軍.美國迪斯尼動畫研究.京華出版社.2010,05;
[7]馬華.影視動畫影片分析.海洋出版社.2008,02;
[8]余為政.動畫筆記.海洋出版社.2009,11;
[9]孫立.動畫視聽語言.京華出版社.2010,11;
[10]馬華.動畫影片分析.京華出版社.2010,10;
[11]李四達.迪斯尼動畫藝術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