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根洋 劉心寬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起步較晚,高職學生的就業更應該引起重視。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的就業率是比較高的,但存在著就業層次低、學生就業流動性大、專業對口率低等問題。結合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就業工作經驗探索,我們從加強學生就業教育、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拓寬就業渠道幾個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的改善學生就業狀況。
關鍵詞:高職;服裝設計;就業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門問題,黨和政府對此也十分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但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需要就業。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起步較晚,高職學生的就業更應該引起重視。服裝設計專業是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的傳統專業,也是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專業。多年來,該校在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的就業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一、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生目前就業的現狀
從就業率的角度看,目前高職服裝設計的就業率還是很高的,能達到90%以上。這幾年國家積極倡導大學生創業,創業氛圍在高?;拘纬?,但成功的比率太低,到企業工作仍然是大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就業途徑。高職院校的學生尋求工作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由實習轉為就業。這是高職學生就業中比較普遍的做法。很多高職院校教學中都安排有實習環節,在臨近畢業的實習中,很多同學實習結束后留在實習單位直接就業了。二是親朋好友介紹。在就業形勢嚴峻的今天,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這種途徑的缺點是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主動意識不強,對單位及工作崗位了解不夠,學生往往會因為工作不適應而辭掉工作,穩定性差。三是利用網絡求職。在當今社會,網絡影響著我們的各個方面,就業也不例外。大學生都非常熟悉網絡,很多同學會利用網絡發布求職信息,尋求工作。但我們國家的網絡監管措施還不夠完善,網上詐騙的事情時有發生,高職學生利用網絡求職非常謹慎,還沒有成為就業的主渠道。四是專升本。部分同學會選擇專升本,到本科院校進一步深造。本科院校比較注重理論、學術研究,高職教育比較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有了高職教育的動手實踐的基礎,再到本科院校里進行理論提升,就業時會有較大的優勢。
二、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就業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就業層次偏低。很多同學就業時在生產一線工作,到設計、制版、技術指導等崗位的人員偏少。二是學生的就業流動性太大。據統計,學生畢業后一年內換工作單位的同學占到61.7%,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說明學生就業的穩定性很差。三是專業對口率偏低。對往屆學生調查結果顯示,有近50%的同學沒有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
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學生轉換工作崗位困難?,F在很多單位都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要有在生產一線工作的經驗,因此,很多同學剛開始都在生產一線工作。實踐中,往往是一旦在企業某個崗位干,提拔或轉換崗位很困難。很多企業主要還是考慮企業的利潤,一個員工從一個熟悉的崗位上到一個新崗位上會有一個適應過程,影響生產效率,影響產量,繼而影響企業的效益,這導致很多企業不太樂意主動去轉換員工的工作崗位。(二)企業存在用人偏見。服裝設計專業女生較多,占學生總數的85%以上。由于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女生在就業時還是會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在對很多服裝企業的人事部門調查了解到,企業對女性員工,尤其是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提拔或者重點培養還是很慎重的。他們主要考慮女生剛畢業,都還沒有成家,工作不了太長時間會回家結婚、帶孩子,這會給工作帶來不便。(三)學生好奇心強。剛畢業的學生好奇心很強,再加上把就業目標定的比較高,甚至一味的追求高工資,這就導致學生就業后頻繁的換工作。大量畢業學生調查結果顯示,這樣做并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一些同學從原工作企業出來到其他單位就業,經過幾家單位的比較之后,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單位,又返回到了原點。年輕人的好奇心,加上社會上學生跳槽成風的影響,很多同學頻繁更換工作單位,使得學生的就業流動性很大。(四)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缺少對專業的熱愛。很多同學就業后,總感覺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于是會把原因歸結到各個方面。其中,很多同學錯誤的認為沒達到自己的就業薪水目標是因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待遇低,認為其他的行業會好些,于是很多同學改行了。到了其他行業后,待遇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部分同學經過幾年幾個行業的周轉后,又回到了自己原來所從事的行業。缺少對專業的熱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遇到困難時,輕易的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在剛畢業需要實踐鍛煉、彌補學校所學知識缺陷時,匆匆更換了專業,使得所學專業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堅持做所學專業的同學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信心喪失,最終導致徹底放棄所學專業。
三、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就業應對策略
針對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目前的就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解決問題。
(一)加強學生的就業教育。不難看出,許多問題的出現主要是認識不到位,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目標不切合實際。另外,大學生要樹立就業即勞動的思想。服裝設計專業有服裝設計、服裝制版、服裝營銷等多個工作方向。成為一名設計師、服裝企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是許多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理想。高職學生比起中專學生來講,不但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專業知識也有較深的理解,許多高職學生都希望在某些技術崗位上工作?,F實的情況是,在一些技術崗位上工作比較體面,能夠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但收入并不一定比在生產一線高,跟一些同學的期待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科技發達了,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對一些技術性比較強、比較費時間的工作進行了改進。比如,許多服裝企業生產的品種比較固定,企業往往會制訂出本企業所生產服裝的母版,根據訂單的不同,在母版基礎上進行修改。加上計算機制圖軟件的投入使用,這樣一來,制版師的任務比起傳統制版來講任務小了許多,對制版師的專業素養要求也低了許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從事這樣的工作,根據市場運作的規律,這些崗位的工資就不會非常高。一些同學就為此感到茫然,不愿意在生產一線做,在一些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收入又不太高。很多同學想做一些勞動強度小的技術工作,又想比在生產一線收入高。加強學生就業教育還是以后就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專業教育,樹立“干一行,愛一行”、“就業就是勞動”的就業思想。
(二)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很多同學感覺就業時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沒有得到充分運用,或者所學知識跟企業的要求有差距。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校企共同培養學生是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這有利于學生更快的適應就業崗位。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在此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該專業采用項目化教學,經過兩年的模擬項目后,成功將企業的真實工作項目引入課堂。由校企雙方共同參與項目化教學,將項目成果投入到市場,接受市場的檢驗。這樣一來,學生的目標更明確了,對就業崗位的認識更清晰了。學生通過完成項目,切身體驗了企業的工作過程,實現校企無縫對接,對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就業崗位很有好處。
(三)拓寬就業渠道。由于高職服裝設計學生在校期間動手機會較多,學習過程中在企業有認知實習,學生畢業時對生產一線已經比較熟悉了。有條件的話,將學生直接安排到服裝設計、制版等崗位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層次。每個企業需要的技術人員都是非常有限的,靠幾家企業無法滿足學生就業需要。我們可以以各級服裝協會為依托,跟更多的服裝企業、服裝工作室建立聯系,拓寬就業渠道。
大學生就業日益嚴峻,政府需要創造更加寬松的就業環境,企業需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學校需要進一步做好就業教育、教學改革、拓寬就業渠道等工作。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大學生就業率,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忠福.大學生就業狀況與學科專業設置.[J].中國大學教學,2015,(2).
[2]王天營,曹婷, 沈菊華 . 基于價值取向的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差異分析 .[J].廣西社會科學,2014,(12).
[3]徐頑強,孫丹.大學生就業地域歧視現象的理性反思 .[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8).
[4] 顏建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研究 .[J].生產力研究,2014,(10).
作者簡介:
葉根洋(1977-),男,河南西華人,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服裝工程方向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