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陽市永清鎮永隆九義校 (642355)
楊文明●
?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初探
四川省資陽市永清鎮永隆九義校 (642355)
楊文明●
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實行多年,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仍舊存在學生厭學甚至棄學的現象.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首要問題.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旨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是初中數學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應當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切實提高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奠定基礎.
1.合理創建課堂情境
情境式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因此,如何創建合理的課堂情境,是初中數學教師需要研究的核心問題.通過課堂情境,能夠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互動、討論等方式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學科的樂趣.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創建競爭情境,營造熱烈的學習氛圍.例如開展計算比賽、編題比賽等等.在創建競爭情境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教材和學生認知的統一;第二,在設計情境時,要注重情境的真實性,保證情境對初中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戰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出數學知識的實踐意義;第三,情境要具備整體性,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度,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同時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使得教學情境和任務驅動達到完美統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創建的情境都很難發揮其作用.主要是因為很多教師是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并沒有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其實,有一些概念性的內容是不適合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例如在特殊三角形的概念教學中,教師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效果會更好.還有一部分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過度注重和實際生活的結合,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導致學生無法從數學角度對情境進行思考.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明確創設情境的面對,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避免出現刻意營造的情況,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保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良好的課堂練習,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數學知識,養成數學思維.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科的樂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課堂練習,這不僅需要教師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對教材里的內容進行創新延生.通過課堂練習的方式,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具體情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由于初中數學具備抽象性、概括性以及嚴密性的特點,同樣的題目會有多種不同的解法.因此,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教學,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3.改善教學組織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也越來越豐富,除了傳統的板書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或者采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開展教學.此外,還有一些初中數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計算器、模具等實物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不能為了改變教學手段而改變教學手段,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難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在使用不同教學手段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教學時機,保證學生可以充分的接收知識.
4.關注學生的個體性差異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初中階段,學生和學生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練習或課后練習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水平,明確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存在的問題.在練習時,教師要多關注中下層次學生的情況,在課堂上多提問,讓這些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直接決定了數學教學的質量.通過上述四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此外,初中數學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明確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奠定基礎.
[1]柴改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黃進成.試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2.
G632
B
1008-0333(2016)26-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