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內容摘要】教師自制教具具有獨特的教學優勢,本文通過對《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課堂案例的分析,提出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自制教具,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對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自制教具 ?學習興趣 ?生物膜
生物教學中,生物模型這種直觀的教具一直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視覺效果的沖擊非常容易讓學生的思維集中起來,教師利用身邊材料,自己動手研制的教具,在生物課堂上就像一支魔法棒,指揮著奏響了生物課堂的快樂音符。
一、課例呈現——用自制教具奏響生物課堂快樂音符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一課,通過介紹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要求學生掌握生物膜微觀而抽象的分子結構。對生物膜的探索歷程教學設計,如果照本宣科來講的話,學生很容易感覺到枯燥疲乏。一次聽課活動中,我聆聽了D老師設計的《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堂課,讓我對生物膜探索歷程的教學設計有了新的感悟。D老師使用磁鐵做了磷脂分子、用硬紙板做了蛋白質分子和多糖分子,在研究膜中脂質分布這一環節設計了以下活動:
活動一:根據磷脂分子的結構特點,請分析判斷它在空氣—水界面上是如何排布的。根據學生的回答,D老師在黑板上用教具呈現了磷脂分子的排布,笑著說:同學們,這只是熱身賽。
活動二:如果充分攪動液面形成乳濁液,磷脂分子在乳濁液中是呈現球形還是一個平面呢?有可能會呈現怎樣的姿態?
教室里這下子可炸開了鍋,學生的學習熱情異常高漲,爭相表達著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一邊陳述自己的觀點,一邊嘗試用磷脂分子模型構建出自己的想法;持不同觀點的同學在旁邊比劃著,并修改本小組原已構建好的磷脂分子分布模型。D老師請了兩個小組的同學上黑板構建模型。甲組的認為是呈球形分布,親水部一律朝外,因為乳濁液依舊是水溶液;乙組的認為磷脂分子是雙層排布呈平面,兩層磷脂分子的親水部都朝外,因為磷脂分子是處在水溶液中。當兩小組同學表述完后,別的小組同學提出異議,爭著把自己的成果來展示。最后,D老師肯定了并完善了甲組同學的觀點,指出了其他組的不足并解釋了原因。
活動三:結合細胞內外的環境特點以及磷脂分子的結構特點,嘗試構建膜中脂質分布平面模型。
有了剛才活動二的體驗,活動三很順利完成。
三個動手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歡樂。最后D老師又讓大家在構建的磷脂雙分子層模型基礎上完善了蛋白質、糖類的分布情況。
應該說,D老師自制的教具并不特別新穎,但是作為聽課老師,我和他的學生一樣,在他自制教具的帶動下,思維快樂地沉浸在了他的課堂中。
二、課后思索:奏響生物課堂快樂音符要自制教具
回顧自己的教學,教學設計時我也常常嘗試注入一些新的想法期望讓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輕松一點,期望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聽了D老師的課,發現簡簡單單的自制教具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話,作用居然如此顯著。
1.量身自制教具,課堂流暢自如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自制教具從設計構思到具體制作,都由教師自行創意籌劃,它能根據教學設計需要,觀察、組裝,使用時可以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是教學效果的有效支撐和補充。案例中的D老師借助設計的磷脂分子模型,通過動手活動既讓學生體會了科學探究的歷程,又輕松理解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內容,不需要死記硬背。
2.開展探究活動,增加學習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好的催化劑,學生的學習理念和方式都有了非常大的轉變和突破,學習生物會讓他們覺得是生動活潑的,愉快的。案例中,每個小組成員在動手活動過程情緒高漲,教學活動不再只是滿足于“欣賞”和“照搬”,而是讓學生去對自己的作品“品頭論足”甚至“百般挑剔”。可以看到,學生在活動中興致很高,這樣的課堂凝聚力強,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也高。
3.享受成功喜悅,增強學生自信
自信是開啟成功的鑰匙。當學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產生的自信心可以成為追求新目標、新成績的動力,隨著新成績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優化,從而形成發展進步的良性循環。D教師在用自制教具設計教學時,把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設置成簡單的小問題或活動。在取得第一次成功后,他們更加急于去進行第二個活動,累積更多成功的體會。正是自制教具的魔力,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既享受到樂趣,又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制教具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著很大作用。“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的智慧就如源頭活水,激活課堂,給學生一個“生機勃勃、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那么,生物課堂不妨從自制教具開始,用自制教具在生物課堂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奏響生物課堂快樂音符。
【參考文獻】
[1] 鐘冬娣、劉慶祥. 淺談自制教具的功能與制作[J]. 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 (04):33-34.
[2] 郭樹英.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學、好學[J]. 生物學通報,1999(06):32-33.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