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曼麗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青山職業技術中學,貴州 安順 561000)
?
英語課堂要抓好創新素質教育
黃曼麗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青山職業技術中學,貴州 安順 561000)
摘要: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展個性的土壤。在課堂上創設這種寬松愉悅的環境,學生的自由發展思維,才會懷著一顆好奇心去探索、去創造,他們才會自主學習。教師教法新穎有創意,更符合學生求異創新的特點,更好發揮學生的積極主體性,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創新教育;學習氛圍;教學手段;發散思維
培養新世紀人才的教育,推行素質教育。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英語教學任重而道遠。運用于教育活動的一種創新教育,就要據創造學的研究,采用創造理論和方法,把創造學、教育學和人才學的等有關學科和一般原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培養善于想象、富有創造力、樹立創造志向、 展創造思維,具有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在這個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時代,初中英語教育應努力做好創新課堂模式的素質教育,不失時機地培養中學生的新思維方式和能力 ,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展個性的土壤。在課堂上創設這種寬松愉悅的環境,學生的自由發展思維,才會懷著一顆好奇心去探索、去創造,他們才會自主學習。課堂上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良好英語課堂氣氛,讓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一定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研究恰當教學方法,并能夠靈活運用,發展學習興趣,發揮教學優勢。學生接觸英語機會較少,他們大都存在一種畏懼心理。自信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信心,對于學生的成績優點以及思維中的良好表現要及時鼓勵。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在教學中,經常讓學生變換桌椅的擺放方式,根據個人特點交換位置,互相搭配,通過與好朋友談心的方式,讓學生能圍在一起用英語對話交流。打破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模式,創設 平等、民主、合作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中,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同理,好學生也是夸出來的。就要經常用肯定性和激勵性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對于學生的表現,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把這種信息傳達給學生。學生受到表揚,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受到鼓勵,學習英語的勁頭會更大。
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成為我們新時期的英語教師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注重創新,在傳統的優良教法上有所改進。教師教法新穎有創意,更符合學生求異創新的特點,更好發揮學生的積極主體性,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思考題,使學生不單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而是利用現有經驗,結合已學知識去創新。如在進行閱讀理解教學時,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以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質疑、討論和合作來體驗語言之美,體驗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在使用語言中發揮學生思維,創新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給學生送知識,更要教學生學知識的方法,幫助他們養成“課前預習—課上練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像影合一的特點,能使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創設聲、光、色、圖俱佳的教學環境,增強新鮮感。例如在學習“Where are you from?”這一知識點時,設計“我眼中的世界” 的活動。首先布置作業,學生搜集資料,準備內容。在活動中嗎,學生帶來的圖片呈現了世界各國的風景,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說出每個國家的名字、 有名的建筑,講述該國的風土人情,學生爭先恐后發言,氣氛活躍,在其中眼界開闊了,思維也得到拓展。
實施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首推創新教育。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要陣地。“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從學生實際出發,分層次設計思考題,鼓勵學生從文章中探求答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在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學生,這樣使學生不怕說錯,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養成良好學習心理,他們才能迸發出來創造的火花。有意識組織學生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發揮主體作用,培養興趣。采取互動的方法,即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動腦、進行表演,從而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同學間相互彌補、借鑒、啟發,形成立體的交互思維網絡。質疑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發展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學新課時,學生在把握原文主題、故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對原文內容和形式進行加工、整理、歸納改寫后進行復述。這樣做能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與能力的轉化。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開發其創造性思維。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教學掛圖、實物、 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學生通過看景、聽音、會意,直接理解,提高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并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英語課的趣味性。學生相互提問、交流信息,靈活運用語言知識,憑自己的能力自己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 ,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探索與創造,教學活動應該推行新的課改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使其在使用語言提高創新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統一,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各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總之,素質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素質實際為出發點,充分開發其自身潛能,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個性充分自由地發展,成為特定社會成員的活動。初中英語教學責任重大,不僅為整個九年義務教育夯實基礎 ,還要為學生一生語言和文字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華麗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6(03) 。
[2]李小琴.淺議情景課堂下的初中英語教與學[J].考試周刊.2015(95)。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