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摘 要: 想象是藝術創造中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在注重學生基本能力和素養培養的幼兒園階段,我們要重視對孩子想象力培養,通過情境創設、興趣激發、語言誘導等方法,促成他們個性思維和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讓豐富的想象提升他們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思維能力 想象力 培養策略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人才的培養重點是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關注孩子未來的發展;注意他們各項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想象力在內的思維能力應該是培養的重點。
一、讓孩子們喜歡想象的必要
孩子們天真無邪,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對外界事物有著了解的渴求,我們要讓他們通過理解進行思考和想象。如孩子對“鳥兒為什么能夠飛翔”,“小狗為什么跑得飛快”等生活現象都會產生疑問,這樣的問題有的老師沒有辦法做到科學合理地解答,不妨把問題留給他們解決。孩子們通過觀察就能形成見解,原來鳥兒有翅膀,有翅膀就可以飛翔。那么,如果有翅膀那么能不能飛呢?孩子們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個性化思考,往往就會產生一定的想象力,在想象中獲得思維的訓練和對問題的認知提升。
可見,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激發學生對生活和事物感知的興趣,引導他們自己尋找答案的方法,讓他們大膽想象中獲得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在想象中感受事物,理解事物,獲得創造性的想象能力。
二、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方法
1.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讓想象有原動力。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理智活動。”生活中處處充滿形象的事物,充滿求知渴望的孩子們充滿好奇心。我們在教學中要多關注孩子們的生活,讓他們談談對生活和學習的理解,以充滿童真的想象感受生活的美好。我們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氛圍,抓住他們感興趣的人事物讓他們想象,這可能會有創造欲望的釋放。比如,我們讓孩子們進行基礎性的科學實踐活動,給他們提供磁鐵、回形針、紙片、放大鏡、橡皮泥、海綿等,讓他們自己發現一些科學現象。如“為什么磁鐵能吸住回形針?吸不住紙片?把紙片放在磁鐵和回形針之間,紙片卻掉不下來?放大鏡迎著太陽為什么能讓紙片有被燒過的樣子?橡皮泥為什么可以變形?”等等。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現象的感受中就會有一些思考,讓他們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活動,就可能有對事物的個性認識,強化想象能力。
生活里的形象反復出現會讓孩子們記憶深刻,我們在幼兒教育中可以讓他們觀察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讓他們說說所見所感;可以帶孩子們踏春,感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看看柳枝發芽,小蟲子自由自在。這樣,孩子們就能有更多的思考,也能有一些合理的想象。
2.加強學習,注重訓練,讓想象有提升點。
幼兒教育中很多是通過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的,可多采用看圖講事的形式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如《甜甜的棒棒糖》學習中,我們帶領學生理解故事內容,在問題的引導中嘗試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在語言表達中說出自己的認識和想法,激活孩子們的想象力。如問孩子們吃沒吃過棒棒糖,在孩子們表述之后,提問:“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這時候,孩子們各種可能的答案都會呈現出來,這里就有一定的想象因子。如有孩子說“小熊怕朋友吃它的棒棒糖”,“小熊不愿意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好吃的”,“小熊比較自私,不是好朋友”。于是,我們繼續看圖片,讓孩子們對著圖片說說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如小熊先遇到了誰?(小魚)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你在干嗎?)小熊是怎么說的?(沒干嗎!沒干嗎!)這樣帶著孩子們感受小動物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有創新的思考,如你是小魚、小螃蟹會對小熊說什么?小熊最后把甜甜的棒棒糖融化在河水里又得到了朋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就會怎么做呢?這樣,讓孩子們在思考和交流中強化了想象能力。
當然,我們還要教學孩子們會觀看圖片,能結合圖片講故事,更能在感知、理解和講述圖片的內容中有思考個性和發散的思考。
3.培養情感,提高認識,讓想象力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育的重點是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我們應該融入德育和美育教育。這里,我們要考慮到孩子家庭教育的特點,現在很多孩子在家受到父母及祖輩過多的寵愛,往往只關注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對同伴缺乏關愛。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要通過童話故事讓學生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如《說聲“對不起”》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言行舉止有時候會對別人造成干擾和麻煩,我們要心中有他們,如果自己做錯事或是影響甚至傷害別人就要及時向別人道歉。還要強調說“對不起”是希望別人能夠原諒自己犯的錯,而不能故意犯錯,然后說對不起;除了說對不起外,還要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歉意。這里,我們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曾經對別人做錯了什么事情或者影響到別人的學習與生活,讓學生們想象一次小事故進行合理表演。這樣,孩子們就能提高管束能力。
當然,想象力健康發展的培養方式除了聯系生活體驗,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外,還有很多渠道提高他們這一能力。如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我們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情感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如傾聽《美人魚》故事之后,孩子們對美人魚的不幸遭遇很同情,他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如“美人魚太可憐了,應該不會死掉”,“美人魚應該說話”,“美人魚應該得到王子的真愛并和王子結婚”,等等。這時孩子們聽完故事后真摯情感的流露,也有著一些想象。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畫筆表達對美人魚美好的祝福,自己用畫筆改變美人魚的命運。于是,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有的把美人魚打扮得美若天仙,甚至有個學生把美人魚畫成懷孕的美人魚,肚子里有兩個小美人魚。如此,孩子們的天真美好的心理展現出來,想象力也得到增強。
總之,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導,敢于放心;讓孩子們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帶著美好的情感和想象力生活和學習。這樣,他們就不斷地發現美、想象美,在美的展示中提高想象力,形成個性思考,培養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美香.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
[2]王愛紅.在幼兒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J].科技視界,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