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
摘 要: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同伴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因此,培養合作與分享的品質就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從游戲的角度出發闡述如何在游戲中具體實施,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關鍵詞: 游戲 幼兒教育 合作能力
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會合作,不善合作,常會因爭搶玩具而爭得面紅耳赤,然后賭氣獨自一個人玩游戲,不愿與同伴交流。為了讓幼兒學會合作,獲得合作的快樂,我們借助游戲這一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學會合作,主動合作,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積極創造交往環境,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一般來說,幼兒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自發地開展一些游戲,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合作能力,但現在的居住條件限制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時間和空間。因此,要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為幼兒創造交往環境、提供交往機會就顯得非常重要。
1.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
豐富的物質環境是幼兒進行交往的一座橋梁。我校配合設置了不同游戲,如商場、表演區、建筑工地、理發店、醫院、娃娃家、益智區等,可以讓幼兒模仿不同的角色進行活動和交往。
2.和諧統一的人際環境。
要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教師應處處為幼兒做榜樣。現在我校每個班級都有兩個老師搭班,那么老師之間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互相合作幫助,用實際行動影響幼兒。比如在各個不同的區角,有的小朋友當醫生,有的小朋友當病人,有的小朋友做司機,有的小朋友做乘客。這些醫生、病人、司機、乘客們相互協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每個活動。這樣和諧、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幼兒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增強相互合作的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二、充分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的合作行為
規則是幼兒活動的要求,只有制定明確、合適的游戲規則,才能讓幼兒自覺地遵守、友好地完成游戲。
1.制訂正確的游戲規則。
為了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交往的主動性,我們讓幼兒自行制訂游戲規則,讓幼兒集體或分組協商、討論出每個游戲區的一些交往規則。幼兒用自己討論出來的規則提醒自己和別人遵守規則,使相互間的合作行為變得更自覺、更主動、更規范。
2.強化游戲規則。
只有始終如一地執行規則,才能使游戲規則得到強化,幼兒才能在游戲中更快樂。在這里,教師要做的是認真地開展每一次游戲,嚴格地執行每一條規則,反復地進行提醒和督促,以自身的嚴謹和踏實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和合作態度。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強化已經形成的游戲規則,如在游戲評價的時候,表揚和獎勵合作好的幼兒、用良好的合作榜樣激勵幼兒、用情境表演再現各種合作行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合作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
三、幼兒游戲既要有挑戰性,又要學會溝通技巧
《綱要》明確地告訴我們:“教育方法運用恰當、靈活、多樣,要充分體現幼兒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因此,在游戲中要以幼兒為主體,合理運用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方式進行游戲,促進幼兒感到新奇從而愿意嘗試。同時,要注重游戲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每個幼兒提供充分活動和發展的條件。
1.為幼兒提供的活動其合作的過程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
提供的內容要讓幼兒感興趣,就一定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活動的目標不能定得太低,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孩子有跳一跳夠得著的感覺。如在引導幼兒做手工時,最好只給孩子們提供材料和一些范例作品,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和努力進行制作,并鼓勵他們經過商討、合作進行大膽的創作。這樣孩子們在活動中既能學會合作,又能體驗到分工合作帶來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一些必要的合作技巧。
首先要讓幼兒學會用語言進行交流。要為幼兒提供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持、鼓勵并吸引幼兒積極地參與語言交流。因此,讓幼兒學習用語言交流,不僅使孩子與他人更好地交流合作,同時豐富、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另外,還要引導幼兒學會分享,學習自己解決矛盾。在現代家庭中,幼兒是家里的“小太陽”,“6+1”的愛使他們表現出獨斷專行、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等不好的現象,不愿也不會與他人合作,因此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與能力,經常引導幼兒參加團隊合作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四、合理安排幼兒的游戲時間,提升幼兒合作分享的體驗
以往的游戲活動都是由集合、整隊再活動組成,并且嚴格控制時間,在游戲中,由于幼兒的自理能力都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游戲活動很難到達增強幼兒的積極體驗的境地。這就需要在一次活動中保證足夠的游戲時間,讓孩子們在一次次失敗中,一個個合作中心領神會,最后達到促使幼兒自主發展的目的。
1.將幼兒的生活、游戲有機結合,構成幼兒一日生活、游戲一體化。
“生活即教育”。幼兒的很多經驗都來源于他們的生活,這說明幼兒園生活各環節對他們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樣,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因此,幼兒園教育必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抓住以上兩點,就必須使其在幼兒的一日中有機的結合,發揮出各自的作用,體現游戲、生活一體化,使六大類游戲(建構游戲、創造性游戲、美工游戲、益智游戲、體育游戲、表演游戲)較科學、具體、巧妙地貫徹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使幼兒生活、游戲的氛圍既輕松有趣又自主有序。
2.游戲時間有效安排。
合理安排并保證每一位幼兒參與游戲的機會。在時間的安排上,幼兒園把權利交給教師,教師又將權利交給幼兒自己,體現出師生雙方寬松程度。教師根據幼兒需要及時調整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體現自選游戲的教育意圖。如在正常教學活動后的這段時間,可以讓教師根據幼兒需要酌情安排。巧妙的調整運動游戲、表演游戲、美工游戲的內容與時間。豐富創造性游戲、益智游戲的時間與內容,促進幼兒的交往能力發展,解決幼兒“偏區”游戲現象。
合作是幼兒未來適應社會的重要素質,通過從小多次的合作游戲活動,培養幼兒與人合作、協商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帶來的成果,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使合作行為更穩定、也更自覺化。只有讓幼兒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立穩腳跟,從而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楊昆映.開展幼兒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J].云南教育,2006,5:47.
[2]陳曉芳.理想幼教之我見[J].當代教育論壇,2011,3.
[3]謝云凌.提高辦園水平,促進幼教發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