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治
摘 要: 個性是有效評價的土壤,沒有個性就沒有風格,沒有個性就沒有力量。小學美術評價有了不同的個性,就會變得有血有肉,色彩盎然。
關鍵詞: 小學美術 教學評價 教學方法
有人說過,美術是唯一沒有標準答案的課程,的確是這樣。如何做好美術評價工作呢?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兩個促進和一個改進,兩個促進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學的發展一個改進就是改進課堂教學。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教師面對的是不同個性的學生,實施的教學評價應各顯張揚。小學美術評價有了不同的個性,就會變得有血有肉,色彩盎然。以下談談小學美術評價實踐中的個性化評價,以激發學生對藝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一、寓于過程之點評
小學美術(藝術)課程的重點在于發展學生的個性,加強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老師要關注學生的點滴發現、點滴進步。很多時候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創作出具有特色、富有創意的作品,更多的時候,對于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成果,并不需要留到活動結束時進行集中展示,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旦發現某個學生作品中的一個閃光點或學生的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可以請學生暫時停下手頭的活動進行欣賞評價,這樣做既滿足了學生表現的欲望,及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又很好地激發了其他同學的創作熱情,幫助他們創造出了更好的藝術作品。這樣看似隨機的成果展示,既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更能激勵學生更加自信地配合教師開展藝術課堂教學活動。
例如,我在上《畫手絹》一課時,在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帶來的圖形、色彩各異的手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漂亮的小手絹。當時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畫手絹的花邊,事先我指導學生重點觀察了幾塊花邊形狀不同的小手絹,其基本的形狀都定在正方形的范圍內。因此,當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位平時不聲不響的小朋友將自己的手絹的花邊設計成了一朵花的形狀時,我好奇地問了一句:“為什么你的手絹是一朵花的形狀呢?”這個學生感受到了我的情緒,她非常高興地告訴我,她平時比較喜歡各種各樣美麗的花兒,希望能有一塊花朵形狀的小手絹。這個學生的設計已經脫離了我的掌握,但她的愿望是那樣美好。我趁機讓其他小朋友停下手里的制作,一起欣賞這位同學的作品,學生在驚嘆之余,紛紛告訴我,其實張昊正喜歡小動物,宋澤龍喜歡……一下子,學生的創作欲望得到了激發。他們紛紛拋開已經開始制作的手絹圖形,畫起了最拿手的圖形。在最后的成果展示活動中,我驚喜地看到,學生畫的每一塊手絹都充滿想象,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長,結果我給每一位學生都獎了一個小獎品。
二、注重成果之點評
學生的個人喜好不同,因此學生在每一個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每當一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都要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本單元各類作品的集中展示,讓每一個學生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由全班同學共同進行評價。個人作品的展示、交流既是對學生在這一單元的美術活動中各種活動表現和活動產品的一個總結,又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一個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過程,是學生實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學習的主題不同,必然會引起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的不同,因此,成果的展示形式不應局限于單一的“學生做,教師評”這一評價形式。例如,學完《小小手》,我在班里開展了“巧手比賽”,要求學生在四十分鐘時間里把自己最擅長的一面表現出來。短短四十分鐘的時間,小朋友們充分發揮特長,有的用勾線筆和油畫棒畫出了漂亮的小手花紋,有的動手表演洗起了自己的小手,有的唱響了《我有一雙小小手》、《洗手絹》等表現小朋友靈巧的小手的歌曲,有的用橡皮泥捏出了一雙雙形狀各異、造型奇特的小手,有的用自己剛學會的舞蹈動作配合手腕動作跳起了自編的舞蹈,還有的利用上學期學到的剪窗花的方法為教室增添了美麗的手形窗花……此時的學生個個專注地忙著最擅長的活動,整個教室都成了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
三、特別開放之點評
為了便于學生存放自己的作品,藝術課本上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藝術檔案夾。每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我都和學生一起動手,利用在上一學期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制作一個具有個性的藝術檔案夾。一開始,我要求學生每堂藝術課后一律要將自己的作品存放到自己的“藝術檔案夾”中,對學生存放的作品我不作任何要求。當學生“藝術檔案夾”中的作品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后,我開始向學生提出一些比較簡單的要求,讓學生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的作品,充分說說看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評判的偏差,這時就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列出評價作品的一些標準。有了一定的要求之后,學生的作品開始出現不同的類型,此時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類是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評價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初步分類的基礎上,我開始指導學生在每個小欄目中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作品,在教室里專門開辟的“尖尖角”進行區域集中展示,請全班同學當評委對這件作品進行欣賞、作出評價,最后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提高。
古人云: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要想追求更高更美的境界,只有梅開、雪下、詩成。同樣,只有觀念、技巧、個性評價有機結合,才能使美術課程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