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網
【摘 要】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為出發點,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和啟發學生情感交流三個方面入手,將小學生發散性思維巧妙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獲得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發散性思維;口語表達;想象空間;情感表達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我的課堂我做主,讓課堂煥發生命力”是當今課改的主要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生態,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教師的主導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方向,學生的主體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在課堂教學中鍛煉、培養和運用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更能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小學生英語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重組教材,幫助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有效進行思維發散。如何把發散性思維很好地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闡述三點做法。
一、鵝湖之會,開啟表達之門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努力給學生創設口語表達機會,既超越了課本限制,延伸了教學內容,又使學生自由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發揮各自的潛能。
二、頭腦風暴,拓展想象空間
頭腦風暴,簡單來講就是將至少兩個以上的人的思想集中在一起,圍繞一個主題或者是待解決的問題而開展的表達各人意見、想法的一個狀態。它是一種思維的開放體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這種方式的使用,可以瞬間激起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學生的知識儲備如白駒過隙般在頭腦中迅速呈現。還是以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Story time)為例,在了解完課文大意之后,我安排了如下環節: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3. Lets learn: What are they doing on Saturday afternoon?
(1)Listen and answer
Question 1: Who comes to their home?
Question 2: Who is busy?
(2)Self-learning
(3)Brain storming
What is Mr. Brown doing on Saturday afternoon?
S1: Maybe he is working in the garden.
S2: Maybe he is watering the flowers.
S3: …
教材沒有告訴學生布朗先生下午的活動安排,通過這樣簡單的一句詢問,鼓勵學生與教材對話、與自我對話,開展腦力風暴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三、信息傳遞,促進情感升華
情感教學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Story time)版塊以Mike的視角呈現了布朗一家人周六一天的生活場景。課文由上午和下午兩個場景組成,主要內容是家務勞動。課文內容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它傳遞了一個信息,即在家庭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義務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到這一點,并鼓勵他們在家里幫助父母承擔家務,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保障校園環境的整潔。在讓學生復述完課文內容之后,我嘗試這樣組織教學:
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on
2. Retell the story.
3. Talk about our daily lives.
T: We know everyone in Mikes family is doing housework. When your parents are doing ?housework, do you often join them?
Ss:…
T: What do you often do?
Ss:…
T:Boys and girls, there are two pictures here. (Picture 1: In the street; Picture 2: At school.) What should we do from the pictures?
S1: Put rubbish in the bin.
S2: Keep our desks clean.
Ss:...
T: Great!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
課文話題決定著情感因素的選用,活動形式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中把充滿童趣的情感內容,用兒童所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來傳遞,在兒童的興趣作用下,就一定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扮演著指揮者、參與者和傾聽者的角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教師應合理布局、巧妙構思,留給學生發散性思維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通過溫故、聯想、求同、求異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譯林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供三年級起始用)5B[T].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