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霄毅
摘 要: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不斷發展的革新教育標準,生態化教學是符合教育要求的一門新教育模式,這一生態教學環境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學的轉換和選擇更好的創新方向。生態教學可以很好地結合生活、自然,形成一個互動交流、整體和諧、自主開放和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體系。因此,創建小學英語生態化教學課堂,對學生輕松學習英語起著關鍵作用,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教學通道。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小學英語;生態化教學
生態化教學的構建包括:生態化教學環境、情境化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態化教學完美體現了師生、環境的有機結合,把學生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學的宗旨。此文將展開分析生態化教學在課堂上的運用,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教學實例來探討分析,打造高效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創造生態化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差異性會影響到生態化課堂的創建,教育者要創建小學英語生態化教學課堂的首要問題是把生態化的學習環境處理好,它是由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者組成的。教師應該重新裝飾英語課堂教學空間,可以將一些與教學英語相匹配的教學模型和一些人物動作、動物、果蔬等之類的圖片有條理、科學性地布置到墻壁或者桌椅等可有效利用的位置上,形成一個“英語教學寶殿”。學生可以身臨其中,可以去討論英語知識,可以盡情享受英語知識帶來的歡樂。教師在營造人文環境時,要懂得科學分配,可以構建教師和學生的、學生之間的交流關系,盡可能多地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學生就可以在學習中共同進步,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態化教學環境,可以將直觀形象的畫面、清晰悅耳的聲音和豐富鮮明的色彩展現在教學課堂上,可以讓教師就地取材,課堂活躍氣氛連綿不斷,同時,生態化環境可以挖掘學生的右腦潛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能力,為英語學習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實施情境化的教學模式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力,通常是來源于學生自身學習的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取得優異成果。因此,教師需要抵制傳統的教學觀念,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將過去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抹掉,轉換成學生是教學課堂上的主體。還需要教師去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應用情境模式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形成一個具有自主開放、熱愛生命、支持情感、自然和諧的情境特征的教學空間。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導。
比如,在教學Unit 8 Happy New Year時,為了取得更佳效果,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共同在教學空間構建一個符合新年氣氛的環境,共同收集紅色剪紙、對聯、中國結,利用多媒體播放新年英文歌曲,還有投影和新年有關的圖片和場景,在各個教學材料和工具的輔助下,共建一個充滿濃厚新年氣氛的教學環境,教師就可以扮演外國人來探訪中國,融入交流中,通過扮演不同角色進行一定程度的英語交流活動。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地指導學生,進行情境化教學。
三、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
結合生活實際是建立生態化教學課堂的要求之一,傳統教學往往都會忽略這一重要性,沒有充分利用生活實際內容,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而進行教育。這必然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很大阻礙,因此,教師需要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教師在利用教材時,應該從教材中提取有關的知識點,然后再進行加工,最后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展現出來。例如,教學Unit 7 At Weekends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現一下人們需要進行的活動場景,可以是一些關于“go shopping ,have a movie ,play games”等周末娛樂場景的圖片畫面或者是簡單的視頻,這些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對相應新詞和詞組的記憶。然后,師生可以進行互動交流,結合課文知識提問:What about your weekends?等相關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果沒有充分借助多媒體或者是相應的教學模型來為學生展現對應的生活場景,怎么可以對學生的視聽思維有個更好的沖擊呢,充分地將課堂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讓學生有所體會,同時師生進行生活角色扮演來演示生活的實際交流場景,這樣才能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和交際表達能力。
四、創設有實踐性的活動
有符合生態課堂的標準規劃就要展開更為實際、更為開放自然的實踐性活動。教師還可以從實踐性的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促進生態教學的發展。在實踐性活動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方式,完成實踐活動的任務。在教學Seasons時,教師可以布置實踐活動任務,讓學生走進活動中,可以在操場上粘貼關于該課文的英語單詞標志,然后以3人組來進行一場獎勵賽,要求學生收集規定的相關英語單詞標志,搜索符合的一個標志可以得分。如果隨便都收集的話,收集的標志不在規定范圍內的要減分,最后活動結束,教師統計,為獲獎小組頒發獎勵。往往這樣刺激性的活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動力,發揮小組的合作力去完成探索結果,使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走出課室,融入具有活力、開放、有趣的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可以輕松學習,在學習中感到歡樂。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創建小學英語生態化的教學課堂前提下理清生態教學的具體理念和相關的教學方法,持續地投入生態教學的思考和探索中去,把學生帶到有價值的生態教學課堂進行有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怡明.美國小學課堂生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2]馮伏權.運用多種教法 激發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