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紅
【摘要】由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低,因此在學習中極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的現象,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因此要想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就需要對小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四個方面來分析了小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培養措施,以供同行交流。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我監控學習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72-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提升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可以使得小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數學中的重點知識,從而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下面本文就四個方面來探究提升小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途徑。
1.打造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培養平臺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還不夠成熟完善,在學習時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擾而影響學習效率,使得其自我監控學習的能力較差,因此,在培養小學生自我監控學習時就需要針對環境這一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著力打造出適合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培養的平臺,從而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可以得到提升。
1.1減少外界因素對小學生的影響
小學生本身具有好動的特點,不易安靜的坐著學習,若再受外界干擾,就更難安心學習。對此就需要為小學生營造出安靜適宜的環境,使小學生可以在平和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并針對自我學習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
1.2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要想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小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培養,教師就需要注意調節課堂的教學氣氛,選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的目標,選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注意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使得小學生可以更認真專心的掌握數學教學中的重點知識。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
2.1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的家庭背景對于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有著不同的影響,相較于農村的學生,城鎮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就相對較高。而就性別來說,女生也比男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要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監控能力的調節,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努力培養自己的監控學習能力,從而使得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合理的利用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例如應用交互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小學生樹立自我監控學習能力提升的信心,從而使得小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2以小組形式展開課堂討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展開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為小學生設立一個探討的主題,按照小組進行劃分,使學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自我討論,抒發己見,并且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從而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量,鍛煉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同時,小組人數要盡可能的控制在4人左右,并且小組人員要進行實時更換,使得全班所有同學都能夠有交流溝通的機會。展開交互式的學習方式,使得小學生能夠多方位的學習,在吸收各方面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反思,以鍛煉其自我監控學習能力。
3.家長積極配合,創設家庭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有著一定難度,教學一般較為枯燥,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加上小學生本身的注意力無法進行有效的集中,這樣就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升。而對小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使小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則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一現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家長積極的溝通,家長要根據教學的重點內容。來設計出相應的情境,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依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數學的學習,并且促使小學生養成自我監控學習的良好習慣。
4.鍛煉小學生的抗干擾能力
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使得自己的注意力過于分散,無法集中精力進行課堂學習,要想在數學教學中使小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時刻鍛煉小學生的集中力,使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干擾事項,來對學生的抗干擾能力進行測試。在提升學生的抗干擾能力的同時,就可以使得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5.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如果學生自我監控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就會使得小學生無法在教學中掌握到相應的教學重點知識,從而使得數學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而要想能夠使得小學生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就需要數學教師能夠為學生營造出適宜的自我監控學習能力培養平臺,并且對學生進行抗干擾訓練,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結束后也能夠自主的進行自我監控學習,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孟京京.淺析小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途徑[J]. 北京教育(普教) 2011年03期
[2]吉祥.小學生數學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J].考試(教研) 2010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