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順輝
摘 要: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催生了與人類思想文明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多元化理念的不斷拓展,其本身也形成了多元智能理論這一門類。探究多元智能理論可知,立足于多元化視角下的多元智能理論集眾多學科門類的智慧于一體,從而構架起系統、通用、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符合素質教育需求的智能教學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巧妙地融合藝術、文化、體育、社會等多種資源,從而科學地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實效化與常態化,保證教育教學深入民心,并行之有效地優化了課程教學模式,推動教育教學發展創新。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體育教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模式
一、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教學融合的必然性
探究多元智能理論體育課程教學融合的必然性,應率先考量我國當前教育教學的需求現狀。縱觀我國教育歷史可知,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發展歷史悠久,早在封建帝制時期,科舉考試制度雖因朝代更選改制多次,其應試教育本質卻并未扭轉,時間跨越民國行至現代,中華民族悠久的教育理念因時代發展逐步向現代化、科學化、實效化方向邁進,因此,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緩。素質教育理念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其有別于傳統的應試教育,以素質培養為科學發展理念,確保受教群體在素質教育下有效提高個人素養,以便更好地應對社會發展需求與文化發展需求。在眾多素質教育門類中,體育作為保障受教群體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逐步演化出終身體育、全民體育等概念。因此,為了有效促進終身體育、全民體育的共同發展,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教學的融合必不可少。多元智能理論注重包括身與心、思想與交流等多種元素,是豐富體育課程教學,促進體育全民化、終身化的重要手段,對保障體育課程教學的科學發展、應時發展十分必要。由此可見,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教學融合,對于素質教育時代全民素質培養而言意義重大。
二、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教學融合的應用啟示
將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教學緊密融合,在發揮體育課程教學素質教育作用的同時,也能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縱觀多元智能理論可知,其并非滿足于受教群體的單一素質培養,而是立足于現實需求,真正實現科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目標,利用多元思維,打造全智能教學理論,從而實現受教群體的全方位素質培養。因此,將其與體育課程教學科學融合,對體育教學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其不但可以強化體育教學的身體素質教育功能,同時也實現了體育教學的多項教學融合,將體育真切地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并可以有效促進多學科之間共同作用,促進學習遷移的實現。
與此同時,多元智能理論有機融合于體育課程教學中,對體育教育更科學地開展意義重大。其科學落實以人為本,重點側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地確保了受教群體發展的科學與自愿。而其多元化豐富的教學策略,則可大大促進受教群體對教育本身的認同與參與,從而行之有效地保證了受教群體在教育引導下科學穩定發展,積極提升個人素養。
三、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堂教學融合的基本原則
1.教育內容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堂教學融合應率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原則。通過使教學內容多元化,實現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從而有效落實多元智能理論,實現培養受教群體的各項素養的目的。對此,本文認為,行之有效地落實教育內容多元化原則,應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積極發揮學習遷移作用,以使體育教育與文理教育、藝術教育充分融合,從而豐富自身教育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從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以便更好地發揮多元智能理論,全面促進學生素質綜合發展。
2.教師素養多元化
教育內容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體育課程教學的基礎,教學方法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論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開展手段,而教師素養多元化則是多元職能理論科學落實的核心。教師素養只有符合多元智能理論需求,才能實現理論的科學開展,并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同作用于體育課程教學。故此,本文認為,培養多元化素養的體育教師,并構建教師合作機制,以聯動辦學、學習遷移手段實現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的緊密結合,才是多元智能理論發揮作用的關鍵。因此,選拔及培養多元素養及多元思維的教師,積極營造學習遷移環境,確保教師素養多元化原則得到落實,是多元智能理論融入體育課程教學的關鍵。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論的科學落實及與體育教育的融合,將促進體育教育的科學發展,進而保證素質教育落實于我國的基礎教學之中,保證全民素質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牛蔚林.多元智能理論對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的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04):110-112.
[2]周凱.多元智能理論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排球普修教學課中的應用研究[D].延安大學,2010.
[3]楊清明,多元智能理論下培養普通高校學生體育能力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114-11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