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事業的不斷加快,在中學物理教學中也出現了相應的變革。現階段的中學物理教學常常出現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為了達到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保證現代中學生成為符合新世紀教育要求的人才。中學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其中,通過問題情境創設來進行中學物理教學被教師廣泛使用。分析了中學物理教學的問題情境創設,希望為后續的中學物理教學提供一些教學經驗。
關鍵詞:中學物理;物理實驗;新舊知識;觀察生活
在當前很多的中學物理課程教學中,還存在傳統的中學物理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沒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處在向學生灌輸知識的主導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在講解書本中的知識,學生也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在中學物理的課程內容學習中,學生往往自主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較少。中學物理教師也不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往往處于一個較為枯燥無趣的環境中學習,對中學物理產生不了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容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難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因此,中學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問題式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學物理知識,并且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
一、中學物理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1.問題情境教學符合現代中學生的心理
中學生的心理尚處在一個半成熟的過渡階段,心理發展狀況表現較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實驗證明,中學生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不斷發展。課堂教學實踐也表明:當學生接觸到的學習內容與其原有認知水平不和諧、不平衡時,學生會產生一種對疑難問題急需解決的心態。在具體的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很容易被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所吸引,被其中有趣的問題所感染,當中學生的思維進入教師創設好的問題情境中時,就會對其中的物理問題產生好奇心理,從而達到激發自身學習動力的效果,讓學生進入探究的角色,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任務當中。
2.問題情境教學符合現代初中物理課程內容
眾所周知,物理學是一門有趣有用的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和觀察是物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可見,在物理教學中應多考慮從物理實驗和觀察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遵循物理學內部的本質特征,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恰當地創設物理學習環境,以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來學習物理知識,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及要求,對培養學生探索科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二、中學物理教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
1.通過物理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中學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時,可以用物理實驗來引入問題情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能量守恒定律時,教師就可以拿出一塊懷表或者被線吊著的球。首先將懷表或球拉伸出一個角度,教師可以將球放在貼近自己鼻子的地方,然后做個物理小實驗。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向學生提問,是否還會回到原來的位置?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在運動中的能量是如何變化的?初中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中會根據教師所演示的物理實驗來進行解答和研究。對其中發生的物理現象進行剖析,進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提升了學習的質量。
2.新舊知識結合創設問題情境
中學物理教師在創設課堂問題情境時,也要注意通過新舊知識的結合來完成教學情境的創設。中學物理知識往往具有前后關聯、新舊聯系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中學物理知識進行充分的分析,通過對知識體系的解析和了解,將前后教授的知識聯系在一起,進而達到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效果。
新舊知識結合的問題情境創設在具體實施的環節中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對學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創設問題情境中,了解學生的個人需求,在創設的教學環境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問題情境的學習中。
3.根據現實生活情況創設問題情境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最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列舉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講述實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這類物理現象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對這些現象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順利進入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完成中學物理學習的任務。
綜上所述,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僅是要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的物理知識,更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法則和規律,幫助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發生物理現象的規律。在現階段的中學物理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和鉆研潛力進行挖掘和探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分析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多種生活現象,發現其中的規律并且融入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采用問題式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通過解答各類學習中的問題完成對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范良蘭.中學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22-2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