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顯國
摘 要:為了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戰,通過長期的教學探索和借鑒他人的經驗總結出一套激情教學模式,即“引、思、議、示、評、驗”,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參與教學,點燃激情,綻放生命之火花,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激情;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內容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我們通過長期的教學探索和借鑒他人的經驗總結出一套激情教學模式,即“引、思、議、示、評、驗”,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參與教學,點燃激情,綻放生命火花,打造高效課堂。
一、引
教師的引通常指通過有懸念的引語、熱點新聞視頻、經典的故事和激昂的歌曲引入課文,以激發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的好奇心(大約5分鐘)。教師精彩的引入,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學生無窮的思考,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學“政府的權力需要監督”一課,提問:如何加強黨員廉政建設?怎樣防止官員腐敗?學生看了近期中紀委反腐的視頻,就會立即產生極大的興趣,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和思考。
二、思
教師下發學習提綱,“政府的權力需要監督”一課的學習提綱是:(1)為什么政府的權力需要監督?(2)怎樣監督政府的權力?學生按照課堂學習提綱上的路線圖讀課本,自學深思,勾畫圈點,分析歸納,并做好記錄,特別是將不理解的問題記好,以便下一個階段提出來討論(大約15分鐘)。這個過程要“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開放學生的思維,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有利于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議
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討論題目,按照小組起立討論,先同桌討論,然后前后桌四位學生討論和交流。討論是學生有效合作的過程(討論內容為有一定價值的問題)(大約7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很多知識,培養了集體意識。由于我校大部分班級是普通班,是學困生,基礎相差不大,在對學、互學、群學中,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參與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很高,爭取展示自己,贏得同學、教師的贊同和認可,鍛煉了自己的膽識和口才。
四、示
學生按照既定的規則激情展示,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質疑、挑戰、糾錯、補充(大約8分鐘)。為什么學生展示的熱情很高,發言很積極?主要是我們改變了傳統評價學生的方式,學生發言月考成績可加分,每月最高加8分,每個學生每周最少發一次言,學生的熱情被教師點燃了,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能力。
五、評
“評”是精講,“評”是拓展,“評”是點睛,“評”是結論。在“評的環節”教師主要是講規律、講思路、講方法,講線索、講框架(大約6分鐘),是最體現教師功夫和水平的環節。教師在講的過程中需要有激情,要善于關注學困生,與學困生交流,產生情感共鳴和學習動力。
六、驗
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方法和規律進行回顧,接受教師的檢驗(大約4分鐘),通過練習或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夯實雙基,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實踐證明,我校的“六環激情教學模式”,課堂有新奇,“引”中有玄機;知識誠可貴,“思”中生智慧;靈活有生氣,“議”中有天地;最忌假大空,“示”在精彩中;當堂要反饋,“評”中有體會;拼搏不相讓,“驗”在課堂上。我校近幾年采用此模式,教學成績連年提高,學困生也變成了優秀生,實現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2015年我校高考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