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穩
摘 要: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也自然有它的研究規律,有它的方法與技巧:中國近代史部分主線索就是侵華史—抗爭史—探索史,侵華史是從鴉片戰爭到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抗爭史從虎門銷煙到全面抗戰,探索史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的探索,這些內容貫穿了歷史學習的全過程。而且要熟悉學生、研究學生。在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在研究教法學法上下功夫,更要學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采取各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培養興趣;主動學習;訓練技巧
中考歷史復習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部分,在歷年中考中占相當大的比重。許多同學認為這部分內容脈絡不清晰,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產生畏難情緒,復習起來難以收到明顯的成效。如何才能在短期內高效復習,決戰中考,取得佳績呢?我通過幾年的歷史教學摸索,針對學生在近現代史部分復習中出現的困惑,淺談幾點復習的建議,希望各位前輩、同仁指正。
一、提高認識,培養興趣
“學史可以明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通過講述毛澤東讀《史記》、讀《資治通鑒》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許多老師都懂得巧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其實,八年級歷史學習相關的歷史影片是相當豐富的,那就需要我們多下功夫精選一些優秀的紀錄片來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時,注意和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相聯系,用它做我們學習生活的指南。
二、研究學生,主動學習
有許多學生憑興趣學習,喜歡哪門功課、喜歡哪個老師,就在哪門功課上努力學習;有部分學生不能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靠老師的督促、檢查被迫學習;還有部分學生靠老師的激勵學習。因此,我們做教師的就得要熟悉學生、研究學生。在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在研究教法學法上下功夫,更要學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采取各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講究方法,訓練技巧
有了良好的愿望還不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也自然有它的研究規律,有它的方法與技巧:中國近代史部分主線索就是侵華史—抗爭史—探索史,侵華史是從鴉片戰爭到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抗爭史從虎門銷煙到全面抗戰,探索史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的探索,這些內容貫穿了歷史學習的全過程。
現代史部分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復習的。
①新中國幾個重要時期及其成就:
新中國的過渡時期(1949—1956年)、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1956—1976年)、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
②新中國其他領域取得的成就:
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外交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文教體育事業的成就、民族關系和祖國統一方面取得的成就。
③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形成及其指導思想。
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會議、中心內容、意義。
以上是我在中國近現代史復習中的幾點淺見,還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編輯 薄躍華